慶德帝迷信道教,每日都會服用黃羽煉制的仙丹,沈太醫估計問題出在丹藥上,本著忠心和治病救人的善心大膽上奏,卻一腳踏入火坑。
通常“丹毒”是指煉制丹藥時加入了過量硫磺、汞石,混合生成劇毒,長期服用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
慶德帝命人審問黃羽,黃羽竭力喊冤,說他煉制的丹藥成分都是珍貴無害的藥材,從未添加硫磺、汞石,他和弟子們服用多年,都無異常。
慶德帝曾將他進貢的仙丹賞賜莊世珍,莊世珍吃了也安然無恙,這些情況顯示黃羽的仙丹沒有問題。
皇帝便認為沈太醫在誣告黃羽,本來他就因病情反復難愈疑心沈太醫醫術不精,這下更斷定他在找借口為自身開脫,怒令校尉杖責一百。
黃羽賄賂行刑人,竟將沈太醫活活打死。此后皇帝又換了幾名太醫,再沒人敢提丹毒之說。
現在全醫師揭發這些太醫為皇帝用的都是解丹毒的藥方,說明他們仍確診病因是丹藥中毒,怕步沈太醫后塵只敢偷偷用藥。
朱昀曦顏色已變,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嚴聲質問全醫師:“你該清楚此事關系什么,若造謠捏造,你全家的人頭都得落地。”
全醫師磕頭哽咽:“微臣正是怕禍及全家,故而遲遲不敢向御前上報。但正因茲事體大,若知情不報,微臣便枉食君祿,枉顧天恩了。據微臣推測,一直有人暗中對陛下下毒,是以太醫們用藥精準仍難除病根,亦使陛下病情日益惡化。殿下再不抓出兇手,則陛下危矣。”
皇帝的飲食都經過嚴格檢查,沒有供人做手腳的縫隙。
宮里好些人也在服用黃羽的丹藥,都未出現中毒癥狀,再以“丹毒”為線索調查,恐怕皇帝本人也不接受。
朱昀曦在與陳維遠秘議時,陳維遠說:“上次沈太醫的事出來,黃羽聲稱神仙老祖因陛下懷疑他的丹房不靈,不肯再保佑他,所以陛下的病才會越來越重。為此陛下還賜了幾萬兩金銀給他設壇做法,乞求神明原諒。您現在又提丹毒,鐵定會觸龍鱗。”
朱昀曦煩惱:“此事確實可疑,難道就這樣放過不成?我寧做逆臣,也不為逆子。”
盡管就當下情形看父皇多半沒救了,但假如奪走其性命的不在病魔而在人為,他無論如何都要揪兇手。
計較半晌,為憂急尋到一條出路,吩咐陳維遠去百果園找柳竹秋,讓她出謀獻策。
柳竹秋聽完情況也很吃驚,略做沉思后說:“這事不好隔空判斷,至少得讓我了解陛下的日常起居,最好帶我到他住的地方實地勘察才能有確鑿發現。”
這是不可辦到的事,然而朱昀曦猶豫一陣居然答應了。
明早他將出宮去主持天壇祭祀,不查明真相斷不能安心離開。
禁宮就快關閉了,他緊急入宮,在御花園的欽安殿等候,不久陳維遠便領著身著宦官服色的柳竹秋趕來了。
自帽兒胡同一別,二人已分別月余,朱昀曦看到她有滿心的話想說,卻似水壺煮湯圓,死活倒不出。
柳竹秋已能泰然地只將他當主公侍奉,拜禮后鎮定道:“臣女聽了陳公公的話,已對情況略加梳理,如果陛下中毒是真,問題可能不在飲食,而是出在他的生活環境上。”
她說投毒手法種類繁多,枕頭、被褥、食具、花卉、書籍,凡是皇帝經常接觸的物品都有可能作為毒素載體。具體是哪種還得去現場查看。
調查皇帝的出處非有內應不能辦到,朱昀曦讓陳維遠去請莊世珍來交涉,等待的間隙里,柳竹秋一言不發立在一旁,雕塑般靜穆。
朱昀曦明顯感覺出她的排斥,難過又不甘地望著她,久久烤不化她的定力,更灰心喪氣了。
先做好受辱準備,遲疑問:“你這些天在山上住得習慣嗎?”
柳竹秋不以感性角度理解他的話,全當公務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