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傳國玉璽,本王非但饒你不死,還送你離宮別館,讓你余生做個快活王”
九重宮闕朱門大開,往日用來詔議國家大事的金鑾殿,此刻站滿了手持利刃的鐵甲兵。
百官、宮女、內侍被壓跪于殿前,刀刃一左一右架在頸側。
象征家國安定的寶鼎和香亭歪斜散落,漢白玉砌石階已被鮮血染成朱紅色,數十個人頭滾在前,尸首橫陳,斷口的脖頸處汪出大片血漬。
“玉璽究竟在哪”
“玉璽究竟在哪里”
“將軍饒命大人饒命小人真的不知道”
“不說是罷”
“小人真的不”
哭喊求饒戛然而止,霎時間又有幾個人頭落地。
鮮血自刀尖匯成細流滴落,穿堂風一過,腥味刺鼻到作嘔。
宮女們寒顫不敢打,哭也不敢哭,戰戰兢兢跪著,牙齒打顫。
臣官軟了腿,汗淋淋濕瀝瀝,連大口喘氣都不敢,已然被階前十幾個新鮮人頭嚇破了膽子。
只有金鑾殿上一人不同。
“足下生平以忠義自詡,今日以下犯上,作亂逆國,忠義何在”
聲音沉如寒玉,殿上的人未帶紫金冠冕旒,未著玉帶蟒袍,卻是不怒自威,迫人的雙眸比帶血的薄刃還要寒光幾分,銳利得似扎進人肉里,教人不敢直視。
司馬昌一滯,又冷冷一笑,“要是文帝在世,或者你是文帝的血脈,我司馬昌自然有忠有義,你個白癡小兒算個屁”
司馬昌生得剛猛,聲如洪鐘,下首立刻響起了鐵甲兵的恥笑聲,皆因白癡小兒這四字,指的就是眼前的大成皇帝司馬庚。
此事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文皇帝勵精圖治,是位得民心的英明圣主,但死得太早,因為死時膝下沒有能繼承皇位的皇子,天下大亂,胞弟司馬節繼位兩年,被以王、崔為首的世家廢殺,隨后司馬節長子司馬北繼位。
彼時王、崔、沈三家與司馬共天下,王家家主王行行事張狂,眼看司馬長不好控制,廢一立一,此后兩年九換,司馬節的兒子死了個精光,到司馬庚十四歲,王行盡誅司馬氏,除了司馬節四子司馬庚。
都因司馬庚是個瘋傻的。
但作為司馬家唯一殘存的血脈,司馬庚就這樣被王、崔兩家推上帝位,就此成為大成史上最荒誕的白癡皇帝。
這位白癡皇帝命卻比他的叔伯兄長硬許多,到白癡皇帝十五歲、崔家阿九崔漾封華庭公主這一天,白癡皇帝的瘋病突然好了,也不白癡了。
反而成為一位允文允武的皇帝,還頗有作為,只要多一點時運,只怕十六州已盡在他掌中治下。
當真有人裝瘋裝傻,能一裝十二年么
其母皇貴妃死時,白癡小兒尚且不足六歲,到司馬節一死,司馬庚十二歲,非但瘋病沒好,還癡傻了,十四歲被推上皇位,成為傀儡皇帝,過了一年,得到崔家軍,連王行也不敢動他,他瘋病好了。
此時來看,說是真瘋,只怕連傻子都不會信。
司馬昌虎目緊盯著面前已經二十七歲的皇帝,右手始終緊握著刀柄。
自進殿起,此子連坐姿都沒怎么變過,更不要說驚慌失措跪地求饒了。
司馬庚太過從容,從容到司馬昌不得不懷疑,對方另有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