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崔漾落江,她沒看到,這回是一定不會錯過了。
李鶯笑著喚了柳媼來,“去,準備些瓜果點心,備下帖子,咱們請了各府的夫人們,弄個宴席,也去太和宮外瞧瞧。”
府兵里沈、劉、鄭、高、李五家占大頭,車騎將軍劉句為統帥,皆傾全府之力,共九千八百眾,其中百八十人是武藝高強的死士好手,只消麒麟軍護糧隊行至洛陽,無法折轉回援,這九千人便立刻攻入上京城,活捉竊國女賊崔九,迎回陛下,另立儲君,以正倫常。
收到崔九遇刺的消息后,屯于城郊的軍將們都是大喜,立時便擺了酒席慶賀。
高家家主高成有些不滿,“主帥我力推沈家,論德高望重,能擔攝政王之位的,當今世上,我只服沈家沈淵老太公一人”
鄭元武冷笑,“我看高大人是想力推你自己吧,你有統兵之能么劉大人當年三出函谷關平叛,大小戰役都經歷過,那崔九手中握著五城兵馬司,羽林衛,禁衛,皇城衛戍,就算調空了南北營,留下的這千眾卻都是麒麟軍中的好手,自古文武分家,你一文臣,有信心保證萬無一失么”
高成告了一個手禮,“如今那妖女受了重傷,軍心必然渙散,攻下上京城不是易如反掌,先不論老夫到底有無此能,我高某有個侄子高飛綏任軍中中尉,曾隨大成皇帝南下平叛,可擔當此任。”
這次廳堂里另外六七人都出聲嗤笑,“難的時候做縮頭烏龜,現在有便宜撿,就出來搶功了。”
高成怒目,拍桌站起來,沈氏沈成康站出來,拱了拱手做和事老,“大家都消消氣,不要再爭了,家中老太公已不問朝政多年,且臨陣換將乃用兵大忌,越是要緊時候,我們越要萬眾一心,否則事未成,我們先離了心,到時功虧一簣,難道真要讓竊國叛賊在皇宮住上兩年么”
諸人聽他言之有理,也是給沈家面子,便都不再多說什么,紛紛應道,“別說是兩年,但凡讓那妖女在龍椅上多坐上一日,我等都愧對太祖先皇。”
沈成康便朝劉句拜了一拜,“朝中諸事已經安排妥當,軍中軍務便交給劉將軍了。”
劉句回禮,沈成康雖是晚輩,但是沈家的族親,劉句十分客氣。
幾人都未立時走,坐在帳中,神情各異。
撥亂反正后,第一個要務便是如何處置反賊。
劉句念及那女子金鑾殿上姿容,著實傾國傾城,且非同一般女子,是真正的天潢貴胄,也是大成唯一一位公主了,那般出色的美人,如若能豢養府中,是何等意氣風發之事,光是略一想,便叫人熱血沸騰。
可此女雖成了反賊,千刀萬剮也應該,但曾和沈家定過親,沈家至今還供奉其牌位,開口便是冒犯,得罪了沈家,便是坐上龍椅,只怕也坐不穩當。
左思右想,劉句便歇了心思,雖覺可惜,但正事要緊。
“先說好,這女子我要了。”
“崔九歸我了”
兩人皆是異口同聲,話語落兩人對視間都毫不退讓,鄭元武冷笑道,“高家主這般年紀,也不怕閃到腰,憐香惜玉這種事,還是由小弟代勞罷。”
高成才壓下去的火又冒出來,“鄭元武,你又憑什么”
果真如公子所言,并非所有人家都有禮義廉恥,仁義信德。
沈成康面色不好,站出來肅聲道,“休要多言,事關我府當家夫人,自當由在下帶回府中,取其性命,以正天聽即可,諸位若再冒犯,我沈家雖無刀兵之力,卻也謝絕同德行有虧之人來往,諸位慎言慎行。”
受一晚輩訓斥,幾人都脹紅了臉,但此事是他們受美色蠱惑,沖昏了頭腦,冒犯了沈家,且將來必還仰仗沈家,便都僵硬著臉色,拱手致歉。
沈成康略舒了口氣,望向上京城的方向,此女若這兩日病死宮中,倒成了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