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信兵奔進營帳,“探得蔡贛率十五萬大軍過巨鹿,快到邯鄲了。”
蔡贛乃蕭王麾下一員大將,跟著蕭寒十年之久,非但本身武藝勇猛,還兼具統兵之才,馬上可以提刀殺敵,馬下可運籌帷幄,參將游弼大步跨進營帳來,“按路程來算,蔡贛再有兩日,便要攻過來了。”
參事袁儀、副將越雄、焦康業皆圍在輿圖前,“十五萬,我們只九萬眾,且剛剛在晉陽落腳,蔡贛盤桓北地十數年,地勢、山水氣候,比我們更有經驗,我們對他們境內的形勢知之甚少,但晉陽的情況,蔡贛比我們更熟悉。”
袁儀頷首,“請將軍增添兵力,防守明關。”
自巨鹿到邯鄲一路奔襲,很明顯沖著大成門戶而來,而明關便是大成門戶的第一關,守住明關,便可守住半個并州。
秦牧沉凝不語,片刻后叫了一列斥候來,另外有洛扶風、洛青衣二人,快馬加鞭一道趕往曲阜查看軍情,“除了騎兵和步兵,還要查一下水路,想要潛入蕭王和魏淵的地界很難,但濟水一路往東出海,一直是漁民的生存之道,你們查看濟水中游村鎮的漁家和漁市,看最近幾日能不能出海打魚。”
洛扶風等人本是為護衛秦牧安危而來,但眼下軍情緊急,蕭王大軍壓境,便也不多話,這便帶著斥候領命而去。
其余幾名副將都明白過來了,“將軍是擔心蔡贛可能攻打明關是假,馳援魏淵是真。”
秦牧道,“不是可能,是必須,這些年蕭寒兵強馬壯,勢力一直往北擴張,沒能吞掉魏淵,卻照舊心心念念,一則想壯大實力,二則魏淵擁藤縣、彭城兩地,對蕭寒來說是臥榻之側的威脅,蔡贛不可能讓魏國被旁人吃掉,尤其是被大成。”
其余幾人亦此言有理,副將越雄粗聲問,“但十五萬大軍壓境,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理,且一旦蔡贛與魏淵聯手,梁煥那正鬧糧慌,只怕不敵。”
帳中氣氛凝重,袁儀沉思片刻道,“晉陽如今在我們治下,將軍可分兵一半,屯駐燕野。”
秦牧正有此意,帳中幾人都是附議,秦牧立刻點兵,派越雄率四萬兵馬,趕往燕野。
平邑。
大軍屯營休息,蔡贛收到秦牧用兵軍報,不由哈哈大笑,“好一個秦牧!好一個女帝!他是篤定了魏淵那蠢貨絕不可能開城防港口與我們聯手,他們分兵,我們便也不得不分兵,雙方牽制,誰也不能動彈。”
果真沒過一久,使臣急匆匆來報,“魏王不肯放我們的軍隊入城,閉門拒守。”
付禧連連搖頭,“這是又想叫我們對付大成,又防備著我們,但如果不走魏國前往下邑,路途遙遠不說,還等于是直接對大成宣戰,我們一動,秦牧也動了,魏王打得好算盤。”
蔡贛冷笑,“能力不大,疑心不小。”
但蔡贛向來講究先禮后兵,顧念大局,卑躬屈膝一些也無妨,是以屯駐平邑地以后,總共派了三批使臣,最后一名與魏淵有些交情,如果能說通,最好不過,是以并不著急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