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男女眼神再次短暫交匯。
明顯上了妝的少女五官柔和了些許,除去了一部分疏離感。
大熒幕旁的音箱繼續響起主持人的聲音。
“她將帶來以下曲目”
“肖邦練習曲”
“”
no2
秦鍵眼仁晃動的一瞬,少女已經轉身快步的走向了通往舞臺的通道。
一身無垢的白色禮服在通道灰暗的燈光下,顯得格外清新圣潔。
只是秦鍵的目光不自然的落到了對方貼在大腿的右手小拇指上
這是秦鍵第一次注意到。
那是一支骨節格外突出,彎曲有些嚴重的的小拇指。
“指導老師,沈青辭。”
大屏幕上,觀眾席的熱情隨著少女的出場依舊高漲著。
純粹的觀眾大概只知道肖邦,卻并不清楚沈青辭三個字至今仍舊代表著國內最接近肖邦的人,不過他們只需要聽到肖邦二字聯想到即將上演的華麗優雅即可。
而評委席中,不少人的目光已經不一樣了。
當臺上的少女第一輪以一首貝多芬奏鳴曲急板樂章出場并草草結束時。
她獲得的質疑聲遠比贊許要多。
大部分評委覺得她的處理太過于個性化。
大部分的參賽選手覺得她應該彈肖邦才對。
就好像因為她的某個特別身份,所以必須要受到區別對待一般。
而此時即將在少女與鋼琴之間上演的,又十足的吊起了大家的胃口。
這首作品,值得引起每一個人的關注,不論臺前還是幕后。
三度。
這只是一個標題,和革命激流蝴蝶陀螺一樣,三度在肖邦24首練習曲中只是一個音樂標題。
對于整套肖練中的難度排名,在國際上向來爭議不斷,但連那些總是脫離實際撰寫藝術刊的評論員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
三度練習曲,是很多演奏家一生也無法攻克的曲目。
每一位經歷過肖練洗禮的鋼琴演奏者,都或多或少被二十四首其中某一首的針對性技術虐過手。
但三度的恐怖之處在于它只是一首作品,但幾乎每個人都能在這首作品中遇到一段怎樣努力逗練不出的技術難點。
“t這首快速下行簡直是噩夢。”結束完本輪比賽的某小胖,早已經來到了觀眾席,跟著觀眾一起鼓著掌。
而他鄰座的黑裙少女目光中也是期待感十足,“據說沈青辭十五年前在亞州國際鋼琴公開大賽的第四輪上,一首三度練習曲直接送走了當時號稱r國國手的盲人鋼琴家十進伸行,此后一戰成名。”
“真的假的,我怎么不知道,聽誰忽悠的”
封小胖顯然對于這件傳聞并不太相信,對于沈青辭的事情,他自認比對方要了解的多。
“吳院長。”
“呃快看,她要開始了。“
終于,觀眾的掌聲停止了,臺上的少女也準備就緒
左手像是完全趴在了琴鍵上,而右手五根指頭如勾狀。
完全不對稱的雙手看起來卻也不別扭。
瞬間。
她右手的手指動起來了,一四指按下瞬間抬起,再換二五指按下,再接一三指,再換二五指
如此循環,稠密交替的音響效果以鋼琴為中心迅速擴充到全場。
少女的右手如同打字機一樣,一開始就告訴精確的輸入著每一組雙音。
在左手和踏板同時加入進來之后,整個旋律色彩隨著強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左手略帶延遲01秒的發音感覺更是讓整個音樂快慢中和一體,速度穩固向前。
“難怪她的左手貼在琴鍵上,她完全是在用大面積的指肚觸鍵來造成發音的延遲感,從而達到左右手的速度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