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樸,南里奧格蘭現在有多少未滿十八歲的華人?”
南里奧格蘭沒有適齡的上學華人孩童,因此李明遠把學堂目標人群設定為十八歲以下的青年華人。
“十四以上、十六歲以下華人三千人,十六歲以上、十八歲以下華人兩萬人。”
劉樸詢問身邊幕僚后,回答道。
“八所初級學堂,每所學堂教授五百名學生也不過四百人。”
李明遠輕聲呢喃,眉頭不由得皺起道“不行,十八歲以下的華人有兩萬多人,四百個學生名額太少。
趙延,想想辦法把學堂數量增加一倍,達到招收一千名學生的標準,你能不能辦到?”
“殿下,一所初級學堂配置十名講師,平均一個講師要教導五十名學生,而一般私塾先生教學,一個學堂為二十名學生,再多的話也不過四十名學生,一個講師教導五十名學生已經是極限,學生再多的話,講師教學會很吃力。”
古代私塾教學每個學堂人數有限,趙延和孫彬都是落魄秀才出身,經歷過私塾先生的教學,所以對于每個學堂的學員人數限制有著直觀的認識,而李明遠則和他不一樣,李明遠小時候在農村長大,高中時擠在一個七八十人的教室里上課,下意識里認為一個教書先生可以管理七八十名甚至一百名學生。
“國內初辦教育,一些困難要想辦法克服。”
李明遠輕聲安慰一句,繼續道“我明白一名教書教導五十多個學生的難處,不過南里奧格蘭的情況有些不同,聽課學員年齡偏大,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紀律性比適齡孩童強很大。
你要多做做教書先生們的工作,讓他們體諒國家的難處,努努力,每個教書先生負責七十個學生,再增加七所初級學堂,使學堂總數達到十五所。”
李明遠雖然用商量的語氣和趙延說話,可是說話的內容卻不容他更改,趙延猜想到李明遠心中的急迫感,只能接受任務,同時向李明遠爭取更多的授權。
“殿下,新移民的華人讀書人大部分選擇到政府部門做官,要想招收到足夠數量的教書先生,需要殿下授權職下強行征兆新移民,希望殿下恩準。”
“初級學堂只是教授學生基礎的文化知識,為了多增加幾百學生名額,使用強制手段征兆教書先生于情于理不妥。
趙延,你的要求有些過分了。”
趙延硬著頭皮說完話,立刻遭到劉樸的反對。
“劉大人,職下也知道強行征兆移民擔任教書先生不妥,可是不這樣做,職下確實招不到殿下要求的人數。”
劉樸一直是趙延的頂頭上司,面對劉樸的訓斥,趙延無奈辯解道。
“南里奧格蘭剛迎來海外華人兄弟們的移民潮,強行征兆新移民對南里奧格蘭的聲譽影響不好,強行征兆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