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荷蘭人依靠土著仆從軍管理在加里曼丹島的殖民地,后來,遭受土著多次屠殺的南洋華工和華商聯合起來向太平會匯報,請求太平會為被殘殺的華人同胞報仇。
于是依托七八百萬南洋華人,已經發展壯大的太平會各分部在主事人梁興的命令下,發動了對土著部落的報復性攻擊。
古晉、泗務、坤甸、三馬林達、山打根……加里曼丹島上面的二十個華人土著混居地區的土著部落,遭受到華人武裝勢力的強力打擊,三千多名土著在沖突中喪生,十一名土王被華人勢力報復性的殺死,他們的頭顱被砍下來掛在路邊威懾土著部落。
在沒有動用庫存武器的情況下,太平會下屬的各分布用自制的弓箭、打制的長刀、紅纓槍等冷兵器給了南洋土著一個深刻的教訓,同時團結起來的華人也引起了荷蘭人的重視,他們在評估鎮壓華人可能帶來的巨大損失后,放棄了再次挑撥土著屠殺華人的策略,而是在一些方面減輕了對華人的壓迫和剝削,以圖維持殖民地的穩定。
太平會主導的報復土著行動展示了南洋華人的實力,在日本商人打算派遣日本女性進入南洋地區時,首先找到南洋地區太平會各個下屬分部的主事人商議,最后經過協商后,
兩方達成協議,太平會保障日本商人控制的日本賣身女性的安全,同時日本商人不得阻止日本賣身女性移民漢國。
蚊子再小也是肉,日本賣身女性雖然有些一些缺點,但是同樣位于東亞地區的日本女性比安南女性更符合漢人的審美觀,因此,兩方達成協議后,每年都幾百上千名日本女性在太平會中的華人女性鼓動下移民漢國,其中除了接待過華工的女性,也不乏剛抵達南洋,還沒有賣身的日本女性移民南美漢國,然后嫁給國防軍中士兵或者低級軍官。
ps:感謝書友20180518155635512同學300幣打賞支持!
漢國的移民工作主要針對的是華人,不過因為要考慮到國內男女比例失衡的影響,從1870年爆發于朝鮮北部的“已巳大災”開始,漢國政府通過設立在朝鮮王國耽羅島的貿易據點,從平安北道、平安南道等地招收朝鮮女性難民。
1870年往后幾年時間,朝鮮和大陸都遭受了非常罕見的大災荒,農田中顆粒無收的朝鮮災民們熬不過饑餓之苦,抱著與其餓死,不如求生的愿望,要么接受漢國的要求,把自家女兒和女性親屬交給漢國駐耽羅島的商隊,再由船隊運送至漢國本土,要么是冒險進入東北地區,在土匪和清朝官兵的威脅下求生。
朝鮮官員們面對難民逃離本國采取默認態度,因為靠近朝鮮北部,最初很少有朝鮮女性難民愿意移民到數萬里之外的漢國,后來,隨著東北地區忽然涌現出大批裝備洋槍的土匪對朝鮮難民進行針對性的劫掠,生命受到威脅的朝鮮女性難民迫不得已之下選擇更安全的求生方式,答應移民到南美洲。
持續數年的朝鮮大旱災制造出了大量的青壯難民,不過因為大陸地區的難民數量更為龐大,李明遠并沒有興趣接收朝鮮男性難民,然后發揮兄弟民族一家親的精神,花費不小精力將他們同化為漢人或者是允許他們以朝鮮人的身份生活在漢國境內。
朝鮮的移民行動只局限于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的能夠生育的女性,從第一批運輸朝鮮女性移民的船隊啟程出發開始算起,漢國在朝鮮進行了二十四批次的移民行動,總共運輸了約三萬名朝鮮女性。
運輸朝鮮女性的行動規模不大,每批次抵達漢國的朝鮮女性數量人數不多,而且隨著朝鮮旱災的逐漸減輕,愿意移民到漢國的朝鮮女性數量越來越少,因此,和規模龐大的華人女性移民相比,朝鮮女性移民的受關注度很低,楊光宗和王二狗等人對于朝鮮移民行動的內容知之甚少,只有曾姓車夫由于有親戚在船隊當水手的原因,得以了解運輸朝鮮女性的一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