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塔哥尼亞沿海地區主要盛產四種魚類。其一是生活在巴塔哥尼亞大陸架海域和拉普拉塔河河口的阿根廷鱈魚,
其二是生活在巴塔哥尼亞大陸架和斜坡南部近海的前臀鱈魚;第三四四種魚類則分別是南美槍烏賊和阿根廷滑柔魚。
四種魚類占到每年魚產品捕獲總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除卻漁業和礦產開發產業,畜牧業將是巴塔哥尼亞地區第三大支柱產業,雄偉險峻的安第斯雪山為當地帶來了寶貴的水資源,在綿延數千公里的安第斯山脈山底,融化的雪水匯聚成一條條寬廣的大河,滋潤著河流兩岸的牧場、草地。
丘布特河、內烏肯河、利邁河、阿根廷湖、納維爾瓦皮湖是巴塔哥尼亞地區的主要水資源供應河流。
丘布特河源出里奧內格羅省安地斯山脈,大致向東南流,在帕索-德印第奧斯折向東北,注入大西洋。全長810公里,水季時可通航中小型運輸船只。丘布特河周邊流域受其灌溉之利,有肥沃的農牧耕地,適合養殖牲畜以及蘋果、櫻桃等果樹生長。
利邁河河道全長380公里,集水區面積61,723平方公里,發源自海拔高度770米的納韋爾瓦皮湖東端,最終與內烏肯河匯流成內格羅河。
納韋爾瓦皮湖和阿根廷湖都位于巴塔哥尼亞南部地區,其中,納韋爾皮瓦湖位于安第斯山脈特羅納多山東麓。湖面海拔767米。湖岸曲折,長約75公里,寬約10公里,深300米,面積544平方公里。湖水清澈,島嶼散布,最大的維多利亞島上生長著茂盛的寒帶植物,動植物種類豐富繁多,林木蔥翠,風景優美,是巴塔哥尼亞地區最適宜移民定居的地點之一。
阿根廷湖地理位置比之納韋爾瓦皮湖更為靠南,氣候環境也更加寒冷一些。
阿根廷湖是一個巨大的冰川湖。湖面海拔187米,平均深度150米,最深處500米,面積1466平方公里。湖水經東岸的圣克魯斯河注入大西洋。有莫雷諾、烏普薩拉等冰川伸入湖中,冰舌斷裂成無數冰山飄浮于湖面。
附近雪峰環抱,山坡森林茂密,景色雄偉壯麗,湖畔周邊留有阿根廷人建立的定居點,適合作為國家在巴塔哥尼亞南部寒冷地區的主要聚集點。
巴塔哥尼亞被安第斯山脈分割為兩片區域,安第斯山脈東部地區因為與拉普拉塔平原直接連接,更方便國家調動軍隊充實當地武裝力量,
而安第斯山脈西部的約20萬平方公里土地,只有幾條狹窄的山口小道與東部地區相連接,每次從壽州向海州運輸戰備物資時候,都要穿過三四百公里的無人區、翻越高低起伏的山峰、路口,然后依靠羊駝、馱馬等牲畜將物資交到山脈另一側的駐軍手中。
占領初期,海州駐軍的糧食、衣服、藥品、槍支彈藥等物資供應全部依靠外部,運輸成本高昂,只是因為本土馱馬、羊駝數量眾多,以牲畜為運輸工具成本較低,維持巴塔哥尼亞太平洋一側駐軍的費用才不致太過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