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1年2月18日,交趾支那總督下達進軍命令,次日,李維業率領5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1100名安南殖民軍,攜帶6門山炮、5門加特林手搖機槍炮,乘坐“斗拉克”號和“巴斯瓦爾”號兩艘鐵甲艦啟程北上,
于2月22日到達河內。
2月24日,李維業屯兵河內城外,與河內總督黃耀會晤。
“總督閣下,法蘭西共和國有義務保護它在海外地區國民的安全與尊嚴,對于古丁先生和威列羅亞先生在貴國遭受武裝攻擊的事件,法蘭西共和政府和盧眉總督感到非常憤怒,
盧眉總督委托我代表共和政府,向貴方提出嚴正抗議,貴方必須立刻命令華人軍隊和北方各武裝力量,停止對法蘭西公民的襲擊行動,貴方必須于半個月內,交出襲擊法蘭西公民的幕后謀劃者,如果不能做到以上兩點,法蘭西軍隊將以自主的軍事行動,維護共和政府的尊嚴和利益!”
“貴國公民未經國朝允許,窺探軍事機密,已是偕越,國朝本著貴我兩國和平友好的方針,并未計較貴方的過分之舉,閣下為何倒打一耙,反而將責任推到國朝一方。”
聽完翻譯的解釋,河內總督反駁道“況且貴國兩名公民不聽國朝大軍勸告,一味挑釁,國朝方面只是將其驅逐出廣寧省,并未傷害二人,何談襲擊之說!”
法軍一方的安南人翻譯,將話愿意轉述給李維業,對方聽完之后,絲毫不退讓道“總督閣下,即使不談古丁先生和威列羅亞先生遭受襲擊的事,但是一周前,搭載二十余名礦務工程考察團的船只在下龍灣海岸,遭到華人軍隊攔截,他們用槍炮瞄準船上的法蘭西公民,使得船只沒能正常靠岸,船只上掛著法蘭西共和的國旗,他們明知道船上沒有攜帶武器,還用槍炮威脅船上的法蘭西公民,他們的行為是對法蘭西共和國的赤裸裸的侮辱,如果安南政府不能公平公正的處理這件事情,共和國政府絕對不會放任不管。”
“那按照盧眉總督的意思,應當如何處理此事?”
“貴方應該命令華人軍隊撤離廣寧、諒山兩省,將鴻基煤礦和兩省境內全部的軍事設施,完整的移交給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人還沒有具備在遠離本土4000公里外,進行一場大規模殖民戰爭的能力,盧眉派遣李維業面見河內總督,打的是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如意算盤。先用政治外交的辦法制服怯儒無能的安南北部地方當局,以便兵不血
刃地在北部地區建立起法國的殖民統治,但又盡量避免與南洋軍團、滿清軍隊發生大規模沖突,免得使法國卷進一場它不愿意進行的戰爭中去。
安南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法國人挑撥離間,分化安南政府與南洋軍團關系的策略,很容易便被識破。
為了國家獲得休養生息的時間,避免安南遭受法國人入侵,河內總督黃耀即使知道法國人無理取鬧,也只能盡量選擇息事寧人的做法。
“廣寧、諒山兩省的華人軍隊是國朝經制之師,倘若只是因為他們拒絕貴方礦務考察團船只停靠上岸,便將兩省軍隊調離,怕是不能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