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紅瓦、茂密的綠樹挺立在道路兩旁,青翠的蔬菜、清澈的水塘依次分布在一棟棟嶄新的磚瓦房前。
做著雖然辛苦、但是有盼頭的農業工作,住著新建造的華洋結合的新式磚瓦房,即使大部分鄉下百姓還是不明白到底啥是工業化和維新改革,可是體味著身邊天翻地覆的生活環境和條件,對于漢國政府的好壞,他們心里十分清楚。
家家戶戶客廳正央供奉著李明遠的長生位,忙完了手頭上的工作,在正式開始早餐之前,年輕的丈夫和妻子們,一般會領著年幼的孩子,恭恭敬敬的給牌位行禮鞠躬。
雖然漢國政府不提倡設立長生位的迷信做法,可是鄉下的農民們不這樣看,他們認為李明遠是天帝庇佑的人間帝王,是昊天上帝降下凡間的天子,南美華人百姓的安定生活是在李明遠帶領國家軍隊創立起來的,做人不能忘本,他們即使現在生活比以前好了,也不能忘記李明遠的恩情。
華人農民們的思想依舊帶有迷信封建的殘余,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百姓的這種崇敬、愛戴的情緒下,李明遠下達的諸多改革法令,即使在一般人看來難以理解,最終也得到了堅決的執行。
君、民一體,漢國本土特有的國情,使得清廷派遣密探,往往在踏上南美本土的第一階段,便被普通百姓們發覺、舉報,或者干脆被青年農民們押送到當地政府交接。
數百名忠心密探先后被漢國本土百姓和負責本土諜報工作的國家安全部抓獲處置后,徒勞無果的清廷不得已中止了派遣密探的行動。
漢國、清廷兩方暗地交鋒的范圍,迅速由遍及南美漢國、美國、南洋,縮短至遠東大陸一域,至于南洋、美國等地區,雖然留有少部分清廷密探,但是漢、美雙方的情報戰,清廷完全處于劣勢地位。…………
途中經過數個改建中的城郊鄉鎮,看到拔地而起的青色磚瓦房代替傳統的中式木屋,李明遠的心情逐步平靜下來。
本土的人口、國家實力雖然仍舊不足,可是改革維新的效果正快步改變著國民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生活習慣。
生活逐漸富足、手里有了余錢,簡陋的木屋被牢固的磚瓦房取代,一個個冒著黑煙的磚爐廠,因為國民快速倍增的需求,不斷的出現在初景開墾的土地上。
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碰撞、結合,古典文化和近代工業技術的融合、影響,這是一個殘存著封建和愚昧的時代,也是后發國家踏入列強國家的最后一個時代。
一個時代的國家精英,有其對應的時代使命,而李明遠來到十九世紀這個時代,則要擔負起新建南美華人樂土、繼承并發揚華人精神的使命。
想到自己背負的使命,李明遠的目光重又變得堅定起來。
1882年10月24日,李明遠視察永興河(梅里普羅河)水電站時,發表演講,在演講途中,李明遠借由春秋時期,諸國變法維新的舊事,重申維新改革、進行工業化和科技化研發的必要性,同時針對美國政府頒布的法案,號召全體國民知恥而后勇,努力學習科技知識,全力建設本土華人之家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