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分艦隊方面,明年七月份之前,全部艦艇經由太平洋航線,撤離到夷州列島,然后加入南太平分艦隊作戰序列,協助當地海軍陸戰隊和駐島官兵防守薩摩亞、帕希提等核心島嶼。”
李明遠相繼安排好南太平洋分艦隊、加勒比分艦隊、南洋分艦隊的部署計劃,最后才對剛果派遣分艦隊的部署做出指示:“剛果殖民地沿海地區狹窄,左右兩側處于葡屬安哥拉、法屬剛果殖民地挾制,本土海軍分艦隊可活動空間極其有限,但是近年來剛果殖民向本土輸入了大量的珍貴金屬、礦石,考慮到剛果殖民地對本土的重要性,剛果派遣分艦隊規模維持不變,如果本土的戰火蔓延到非洲,剛果派遣分艦隊當以保存實力為上,將所有海軍官兵和所屬軍艦通過入海口,逆流撤退到剛果河內陸流域地區,然后配合剛果派遣軍,步步迎擊入侵的西方殖民軍。”
“剛果派遣軍各部武裝力量總計萬人,職下向陛下保證,如果本土爆發戰爭,剛果殖民地絕對不會丟失!”
“陛下放心,海軍有信心協助陸軍守住剛果!”…………
“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也不能輕敵大意。”
剛果殖民地距離南美本土相對較近,每年從非洲運往南美本土的大型運輸船,不僅增加了政府的財政稅收,也帶來了各種急需的金屬礦藏。
剛果殖民地自然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倉庫”、“中非寶石”和“地質奇跡”之稱。
全國蘊藏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其中銅、鈷、工業鉆石、鋅、錳、錫、鉭、鍺、鎢、鎘、鎳、鉻儲量頗為可觀,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鐵、煤、黃金、銀等儲量也很豐富,還有白金、鉛、磷酸鹽、硅酸鹽等。主要礦產儲量為:銅7500萬噸(占世界15%)、鈷450萬噸(占世界1/2)、鈮鉭3000萬噸(占世界80%)、鉆石2.06億克拉(占世界23%)、錫45萬噸、黃金600噸、鐵10億噸、鋰3100萬噸、鉻鎳2250萬噸、錳700萬噸、鋅700萬噸、鋁200萬噸。已探明的石油海上儲量3150.66萬桶,陸地儲量2000萬桶,天然氣海上儲量200億立方米,陸地儲量100億立方米。此外,位于剛果(金)與盧旺達交界處的基伍湖深水中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
一座座被勘探開發的金礦、銅礦、鉆石礦、鐵礦、鋁礦,養活了本土十余家大型礦業公司,借助剛果殖民地的礦產資源,新京礦業公司、皇家礦業聯合體等十余家國營企業,得以成為南美洲舉足輕重的大型金屬開采、冶煉公司。
在原有歷史上,來自剛果殖民地的礦產資源養活了比利時、英國、法國等數十家巨無霸型國際礦產企業,而現在,宛如處女地的剛果殖民地在華人軍隊、武裝民兵的監督指揮下,正發揮著比原有歷史更為重要的作用。
秉承著挖地三尺,一噸資源也不放過的原則,
剛果派遣軍和相繼安置在那里的十余萬華人百姓,不僅嚴格按照李明遠提供的礦產資源分布圖,逐地逐個的進行勘探、開采,而且對于經濟價值稍遜色,但是本土儲備不足的優質無煙煤等非金屬礦產資源也十分看中。
忽略微不足道的人力開采成本,算上轉移和遠洋運輸成本,從剛果殖民地引進的優質無煙煤價格要比美國同期,使用本土開采的優質無煙煤價格要高出兩成,同時也比直接從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委內瑞拉等國購進的成本要低出三到四成。
無煙煤是煉制粗鋼的主要原料,雖然本土揚州和洛州煤炭儲量可觀,足夠本土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所需的消耗,但是揚州和洛州的煤炭以亞煙煤為主,可以用來當做冶煉生鐵原料,而不能用于冶煉粗鋼。
考慮到漢國面臨的周邊環境,1883年4月,漢國政府宣布,除兩座正在開采運行的無煙煤礦產區允許開采,其他七座剛剛發現,包括未來發現的無煙煤礦產區全部作封存處理,禁止地方政府和私人開采,本土煉鋼所需的無煙煤一方面來自剛果殖民地和外購,另一方面則是來自砍伐北部亞熱帶森林燒制的焦炭。
漢國北部的森林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屬于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1872年至1876年期間,新遷移的華人百姓為了拓荒,都選擇放火燒林的方式,一次將數十公里的原始森林全部燒光,然后在光禿禿的土地上面進行墾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