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森林豐富是不假,但是在開荒過程中,將數以千萬計的樹木浪費掉太過可惜,所以1886年8月份,政府出臺了一項法令,禁止大規模放火燒林,鼓勵開荒百姓用砍掉的樹木煉制焦炭,然后再把焦炭賣給政府。
開荒的百姓都是窮光蛋,屁股上都欠了國家一筆債,所以在了解到煉制煤炭不僅能夠得到經濟補償,而且還能夠得到政府減免部分債款的承諾后,放火燒林的現象迅速被制止,而采用工業方式砍伐樹林,再集中煉制焦炭的百姓人數卻越來越多。
本土以樹木為原料,經簡單的燒制獲得焦炭的經驗,不到一年便傳到了剛果殖民地,剛果殖民地總督稍稍查閱了一番資料,發現剛果森林覆蓋率超過53%,約1.25億公頃,占全非洲森林面積的47%,占世界森林的6.5%,但目前僅開采6萬公頃,具有非常巨大的開采潛能,
因此,為了替本土政府分憂,黃乃裳給剛果殖民地每個接受漢國管理的土王酋長發動命令,要求每個部落根據人數,上交重量不等的焦炭作為稅收替代品。
剛果殖民地在漢國方面的有意治理下,人口數量一直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土著黑人數量不多,生存壓力不大,每天閑著沒事干的土著黑人天天亂逛也不好,所以給他們找個開采礦產資源、燒制焦炭的活計,也能讓他們的生活充實點不是?
在漢國方面為你好的宣傳方式下,一百余個土著酋長和土王相繼表示愿意接受總督的命令,每月定時上交規定份額的焦炭數量。
而那些桀驁不馴,不接受黃乃裳好意的部落,被教訓一番后,要么改過自新,要么被黃乃裳分給其他部落,融入了另一個土著大家庭。
剛果殖民地在漢國的整體大戰略中越來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黃乃裳在剛果總督的任上做的越來越出色,考慮到兩方面的原因,
李明遠決定,加大對剛果殖民地的支持力度。
“十多年前,西方列強沒有發現剛果殖民地潛藏的巨大經濟利益,所以我們才能擊敗比利時小國,獲得剛果殖民地的控制權,而現在,每年一批批趕往本土的運輸船,瞞不過西方國家的眼睛,為了防備西方列強,尤其是臨近剛果殖民地的法屬剛果殖民軍和葡屬安哥拉殖民軍的窺伺,必須加強本土在剛果殖民地的實力。”
李明遠將教鞭指在地圖上,剛果殖民地的位置,命令道:“剛果殖民地的要塞防御工程要加大建設力度,卡賓達、金沙薩、桑基加尼伊萊博、卡南加五個核心據點的防御要塞體系要擴大,以五個要塞為主體,以剛果河各支流為紐帶,把整個剛果殖民地連成一個整體,每個要塞群部署兩到五千人不等的軍隊和民兵武裝,戰時以撤退入剛果河內陸流域的小型鐵甲艦、炮艦和炮艇為觸手,相互依托、相互配合,牢牢把握住對各地區的控制權。”
“是,陛下,職下保證在一年內,完成剛果殖民地的要塞擴建工程。”
從非洲趕回,面目被曬得黝黑的黃乃裳起身表態道。
“剛果殖民地一萬人的武裝力量,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各方面威脅,所以,明年七月份之前,中央政府會從本土地區抽調兩個大編制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工兵營、一個獨立重機槍營、一個戰地后勤醫院,總計一萬余人支援剛果殖民地,
屆時,剛果總督府下轄的兩個外籍步兵營和四個野戰步兵營、加特林手搖機槍連等正規軍部隊,與本土支援部隊混編,組成剛果軍團,編制1.4萬人,
除此之外,再從剛果華人百姓中,征調適齡男子,組建兩個編制4500人的剛果警備旅,和4個編制2000人的民兵團,分別命名為剛果第一、二警備旅和剛果第一、二、三、四民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