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初,中國進口了幾部馬可尼無線電報機,安裝在兩廣總督督署、威遠等要塞以及南洋艦隊艦艇上,用于軍事指揮,在同一年,馬可尼才剛剛說服英國郵政部建立了一個無線電報站。
1901年,馬可尼在康沃爾郡的普爾杜和紐芬蘭的圣約翰斯之間發送和接收了橫跨大西洋的信號。)
南美漢國在無線電報領域的技術優勢,比歐洲諸國早了大約8年,而第一批由本土皇家科學院研發制造的二十一臺無線電報機,有限信號傳輸距離約在90公里,僅僅是作為實驗性的產物,裝備少量主力部隊,在制造成本和信號傳輸距離未達到軍方預期期望值前,還不具備大規模列裝部隊的條件。因為在無線電報應用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唐元湛和另外一名化工領域的科研人員,成為繼周圣、林深河之后,稱帝改制十年期間,唯有的兩名獲峰世襲貴族爵位者,同樣是憑借著在無線電報領域取得成就,唐元湛被任命為陸軍參謀總部電報司司長,專門負責無線電報的后續研發突破,以及列裝普及等內容。
進入六師二團指揮部,等到二團團長陸榮廷到來后,電報司司長秉承著一貫的原則,干凈利落道:“最新型號的無線電發報機,有限信號傳播范圍80公里,國防軍第六師分到四臺,師部一臺,余下三個主力步兵團每個一臺,師部和其它兩個團的無線電報機已經送到,最后一臺是給你們二團的,麻煩陸團長簽收認領。”
“無線電報機?這玩意不用電線也能發出信號?”
即使在本土見到了電燈、電話、水力發電站等新鮮事務,第一次見到,不用通過電線,直接傳遞信號的無線電報機,陸榮廷也不禁大為好奇道。
“當然可以,不然我也不會大老遠跑到六師營地來了。”
唐元湛保持著科研工作者固有的緊迫感,催促道“皇家科學院和司里的事情很多,送完了這批無線電報機,我還要回到長安完成無線電報后續的研發工作,陸團長快點簽了名字,要是您還感到好奇的話,可以直接向電報兵詢問,每個配備無線電報機的作戰單位,都安排了兩名接受培訓的電報兵,有不懂得問題,您可以直接問他們。”
“唐司長是大忙人,您的時間寶貴,我們可不能耽誤了您的研究進程。”
陸榮廷好奇的盯著無線電報機看了一會,扭頭和對方打趣了一句,隨即快速的在物資交接單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