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中西方文化中,叛徒都不受人待見,但是與背叛原本族群,融入另外一個族群背負的罵名相比,但凡本身具有利用價值的叛逃者,都會受到另一方的重視。
漢國、巴西兩方交戰二十余年,在長期的競爭與敵視中,既有經受不住金錢誘惑,自愿充當情報員,向漢國方面出賣國內情報的巴西白人,也有目光短淺、畏洋成虎的華商叛逃巴西一方,對巴西白人搖尾乞憐。
與歐洲大陸千年混戰,導致的國民民族意識淡薄不同,深受諸夏文化影響的南美漢國,對待背叛本民族的叛逃者,手段更為嚴苛,而對待叛逃過來的非華人族群,態度又大為寬容。
之所以對待二者方式完全不同,是因為自春秋戰國以來,諸夏便形成了對已知周邊族群的碾壓性優勢,在傳統華人眼中,諸夏是文明之邦,周邊皆是蠻夷,蠻夷仰慕中原文化,投奔中原是再合理不過分現象,并不值得懷疑,而華人背叛族群,投奔蠻夷,那就是背叛祖宗、自甘墮落,遇到這樣的人,自然不能心慈手軟。
漢國上下抱著這種心態,對待跑來的巴西落魄貴族們也沒有苛刻對待,但凡能夠為政府提供有用情報的,都會按照能力給予不同的安排,當然,漢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對于那些能力平平、又不能提供有用情報的葡萄牙裔貴族們,不會像某些愛搞面子工程的君主、官員們一樣,高高供起來,給予他們超國民的待遇。
有用的人發揮余熱,為漢國對巴西攻略出工出力,沒用的人,隨便安排一個地方呆著,老老實實接受聽從政府命令、接受漢化,至于來了又提出過分要求的人,那就不好意思了,從哪里來回到哪里去,反正漢國人口超過1700萬,國內白人也有150余萬,不需要幾個沒用的沒落白人貴族撐臺面。
經過政府合理且目的明確的篩選后,大約有七十余家巴西破落貴族留下來為政府效力,其中便包括了賢妃伊蓮娜一家。
賢妃原名伊蓮娜,生于1870年,1886年3月跟隨父親、母親等十余名家族成員來到漢國居住。
1886年6月起,在父親的有意引導下,開始學習漢語,1888年3月,經與父親交好的幾名本土官員引薦,進入宮中,成為李明遠第五個妃子。
伊蓮娜身材纖細、皮膚白皙,五官精致、柔和,既有西方女性皮膚白皙、身材纖細的優點,又符合華夏傳統審美觀念,因此,當她進宮之后,很快便得到李明遠的好感,其在宮中受寵愛的程度,也僅次于皇后與貴妃二人。
愛江山又愛美人,李明遠也想著搜羅天下各色美人納入后宮,不過時代畢竟不同了,即將進入二十世紀,即使國民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不排斥君主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但是考慮到未來的影響,李明遠還是盡量遏制著自己的欲望,將納娶妃嬪的數量控制在了五人。
第一次見面,單純出于對伊蓮娜的喜歡,是促使李明遠將她納入后宮的直觀因素,而另一方面,卡拉維拉斯家族是巴西國內老牌的貴族世家,其在巴西扎根近三百年,家族成員遍布巴西帝國、巴西共和國、葡萄牙三國,雖然說現在沒落了,但在巴西國內還是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考慮到團結和融合本土150余萬白人,以及未來向巴西共和國方向拓展領土等方面的因素,納娶一個白人出身的女子為妃,也是很有必要的。
投之以桃,報之以梨。李明遠將伊蓮娜納娶為妃,在事后被證明是一件利大于弊的選擇,受這件事情影響,本土地區白人對政府主導的漢化、融合政策抵制程度進一步降低,1888年間至1889年年初,本土華人與白人女性通婚比例提高百分之三,大約1.8名適齡白人女性在這一年內嫁給華人為妻,而華人女性嫁給白人男性為妻的案例,則僅僅不到一百個。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傳統觀念的影響外,政府導向性的宣傳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