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新京港港口,全長450公里,發源于興安府(帕蘇豐杜)東面山地的連山河(雅庫伊河),中途流向由南轉向東,至新京港形成瓜州河(瓜伊巴河),注入彭澤湖(帕圖斯潟湖),然后再經過河套縣(佩洛塔斯)北端,最終流入大西洋。
連山河是南美漢國境內貨運量最大、戰略意義最重要的水系之一。
依托連山河水系,位于河西縣(圣瑪利亞)的大型煤田礦產(圣熱羅尼穆煤礦場)以及揚州境內其他地區的礦產資源,得以通過水運,快速便捷得運輸至興安府,于此同時,借助連山河水系,興安府和流域周邊的重工業產業區,也能夠將出產的各型工業產品,通過水運和海運的方式,銷往本土和海外地區。
連山河水系流量大,周邊地區土地肥沃,既有漢國本土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也有著發展農業的優越氣候條件,因此,在進行興安河(普里梅羅河)水電站改造工作期間,本土的水利工程專家們,也開始評估在連山河水系建造水力發電站的可能性,如果評估結果符合要求,那么在未來五年內,連山河水電站很可能成為本土境內,第二座投入正式運營的大型水力發電站。
湖面微風蕩漾,稻谷飄香,二十年前,也就是在這里,一批批搭乘遠洋運輸船只的無地移民,沿著彭澤湖寬廣的水道,踏上了異國他鄉的再生之路。
彭澤湖西岸,一塊長度約290公里的低地地區,被普遍來自閩南、江浙的底層百姓們,精心開墾成一壟壟整齊的水田。
阿雷格里港,這個葡萄牙殖民者命名的港口小城,也在華人移民和漢國軍隊的建設下,成為了一座能夠容納最大排水量9000噸的軍民兩用港口。
時間見證了新京地區天翻地覆的變化,也見證了南美漢國一步步崛起的艱辛歷程,
新京港和彭澤湖,這條原本在巴西帝國統治下默默無聞的水道,現在卻成了南美漢國至關重要的戰略運輸線。
大西洋沿岸,從北部的東勝縣(若因維亞)
、興和縣(弗洛里亞)到南部的松江港,
一條長度達數千公里的海岸防御線,圍繞著新京以及松江展開。
在這條海岸防線中,新京港因為位于彭澤湖內陸水域,水域環境封閉,不易遭受敵軍來自港口外的襲擊等優勢,得以成為漢國海軍大西洋海上防線的支撐點,漢國海軍第一艦隊,除去一艘戰列艦、一艘裝甲巡洋艦外,其他主力作戰軍艦常年停靠在新京港口內。
戰艦林立,汽笛鳴聲不斷,以新京港為起始點,一艘艘鐵甲軍艦從港口內出發,沿著固定的航線,由南向北航行,在彭澤湖水面上,組成了一支龐大的水上編隊。
1889年度,陸海軍聯合軍事演習正式開始,
海軍方面,包括兩艘排水量8500噸的朝陽級戰列艦、兩艘排水量3500噸先鋒級裝甲巡洋艦,一艘排水量3200噸級勝利級巡洋艦、兩艘排水量2400噸級揚武級穹頂裝甲巡洋艦在內,一共40余艘各型軍艦,全部集結新京港參加演習。
陸軍方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八等十余支部隊派出的代表部隊,一共約2.4萬人,沿著彭澤湖沿岸地區布防,準備進行登陸與反登陸戰術演習。
艦隊沿著彭澤湖水道航行,半個小時后,以朝陽號為旗艦的先頭編隊抵達彭澤湖入海口附近的會昌縣(里奧格蘭德)。
會昌線附近水域為彭澤湖最狹窄處,在這里彭澤湖與大西洋有一條寬度為1.6公里的水道相連接。
水道兩岸的陸地上,各聳立著兩座大型炮臺,以四座裝備重炮的炮臺為核心,會昌要塞防御體系,牢牢捍衛著彭澤湖入海口水道的安全。
在遠離要塞的岸邊地區,數十艘因為軍事演習,將停泊地由新京港轉移到會昌港的遠洋運輸船以及船上走下來的兩萬余移民,一邊小心謹慎的提著身上僅有的破布包裹,一邊和早早等待的本土百姓一樣,伸長脖子,急切的期盼著漢國海軍艦隊的出現。
“來了,來了!”
隨著朝陽號為首的軍艦駛進視線范圍內,數百名站在最前排的本土百姓激動得喊道。
“嗚嗚嗚!”
排水量8500噸級,軍艦動力系統和火炮系統相比定遠艦,皆經過加強的朝陽號戰列艦在行駛至水道出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