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近半個月的暴雨天氣終于結束,天空中
積聚的云層漸漸消散。
廣袤的南大西洋海面,兩支規模差距懸殊的艦隊,隔著數海里的距離,靜靜對峙著。
海域北部,一排冒著冒著濃郁黑煙,由四艘大型鐵甲艦和十余艘輔助艦只組成的艦隊,是隸屬于巴西共和國海軍的本土艦隊。
巴西共和國海軍本土艦隊是在原巴西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基礎上組建的艦隊。
1879年巴西南北分裂,當時,巴西共和政府意識到北方政權和漢國海軍對本方的海上威脅,便開始采取購置新式戰艦的方式,用以加強本方的海上防御力量。
1885年,兩艘訂購于英國samudabrothers造船廠的新式戰艦號riachuelo和achuelo裝甲巡洋艦先后經英國倫敦返回里約熱內盧港。
riachuelo號和achuelo號裝甲巡洋艦為同一級戰艦,排水量5000噸,艦長93米。寬17.16米,吃水5.60米,裝機功率4500馬力,常壓航速16節,以10節速度進行巡航,續航行程達到6000海里。
兩艦皆裝備4門234mm后膛炮;6門140mm30倍口徑單裝炮、12門37毫米速射機關炮以及5具356mm水下魚雷管。
同時,因為在甲板和炮塔、司令塔等部分安裝復合裝甲防護,使得riachuelo號和achuelo號裝甲巡洋艦,在與老式鐵殼戰艦進行海上決戰時,更具備炮火和速度優勢。
1880年代末期,當許多依靠外購渠道進行海軍艦隊建設的國家,看到排在港口的內的一艘艘兩三千噸級鐵甲艦沾沾自喜時,
在歐洲大陸,各國列強對于海軍主力戰艦的標準,已經由三五千噸,提升至八千噸以上。
戰艦建造模式和主要武器裝備也由鐵殼式鐵甲艦和后膛炮,進化到裝甲戰艦和主炮、速射炮相結合的時代。
本方海軍實力急需提高,并且趕上歐洲列強海軍戰艦技術更新速度加快的時期,巴西共和國政府在獲得了兩艘新式裝甲巡洋艦后,又于1885年訂購了另外一艘大型巡洋艦。
阿奎達班號巡洋艦1887年列入巴西共和國海軍服役,1888年,充任巴西本土艦隊旗艦。由英國samudabrothers公司建造,
造價345000英鎊,約合庫平銀124萬兩,
標準排水量5020噸,滿載排水量5540,艦長85米),寬15.8米,常壓航速15.8節,以10節速度進行遠程巡航,續航航程7200公里,編制297人。
阿奎達班號巡洋艦裝備兩座雙聯裝234mm炮臺炮,4門40mm30倍口徑單裝炮,13門哈奇開斯37mm速射炮,5具356mm水下魚雷發射管。
三艘排水量皆超過5000噸的新式裝甲巡洋艦以及一艘標準排水量4000噸級的自造鐵甲艦構成了巴西共和海軍的海上防御中堅力量。
舉起單筒望遠鏡,注視著數艘威風凜凜的裝甲戰艦,再回首看向本方一大兩小的三艘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