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遷移而來百姓籍貫來源的不同,四條街道被冠上了具備各自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稱。
而在街道上,不同類型的行業,也隨著居民數量的增加,像雨后春筍般快速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興和造船廠附近的街道來往購物的百姓成百上千,即便李明遠在副廠長牛尚周等人陪同下,沒有進入街道中心,目光所及之處,也能夠感受到街道上的熱鬧氣氛。
“陛下,您要不要到街道里面看看?”
興和造船廠副廠長牛尚周走在李明遠左手靠后位置,建議道:“廠區西部四條街區分別屬于松江府名下的安福鎮、宜豐鎮,兩個鎮子再加上四條街道,總人口大約為7萬人,
聽兩個鎮子里的地方官員們說,松江府有意將兩個鎮子和四個街道合并為一個縣,縣治就放在距離廠區四五里路程的新厝街道。
您往東面看,就是前面懸掛”漢”字國旗的那條街道,廠屬小學堂也在新厝街道上。”
“晚上還有事務要處理,今天我們站在街道外面隨意看看,就不到街道里面去了。”
李明遠望著夕陽下一桿迎風飄揚的旗幟,開口道:“這兩天在船廠廠區周邊視察,看到廠區里面也有不少年齡不到十歲的孤兒,他們和船廠工人家庭的孩子一同在小學堂里學習,你們船廠管理層平時要與地方學校加強溝通,重視廠屬孤兒的就讀問題,在生活和學習方面,要多給予他們一些關心和愛護。”
“陛下放心,在廠區生活的幼童孤兒都有專門人員看護、教導,船廠管理層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抽查、監督廠區孤兒的生活狀況,雖然船廠方面不能完全替代他們父母的角色,但是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我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獲得與正常孩子一樣的機會。”
“你們做的不錯。”李明遠停下腳步。認真道:“遠東地區每年輸入的移民中,有數萬名是失去父母的孤兒,他們的撫養、教育問題需要政府各行政機構和國營企業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妥善解決,所以,你們身上的擔子不輕,今后也要繼續保持當前這種盡職、努力的狀態。”
“是,陛下。”
牛尚周點頭應答。
“提高新型遠洋輪船建造能力的事,你們準備得怎么樣了?”
即將結束今天的視察工作時,李明遠忽然問道。
“啟稟陛下,經過和遠洋航運公司溝通交流,我們初步確定了一個應對方案。”
牛尚周回答道:“
民營造船廠方面,兩家國營造船廠初步選定了四家協同合作企業,
一是張老先生名下的南太平洋遠洋航運公司,南太平洋遠洋航運公司擁有兩2個5000噸級民用船塢,4個3000噸級民用船塢,附屬工業企業71家,經營范圍包含遠洋移民運輸,商品轉運、銷售,內河航運等二十余個行業,
產業工人將近2000人,無論是綜合技術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位居民營航運公司首位。
其次是盛昌航運公司,盛昌航運公司以遠東移民商人孫英德為代表,由發昌、大昌、順昌等32家本土民營航運公司共同出資成立,1886年注冊,初始注冊資金920萬漢元(折合庫平銀約500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