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的制造,是一個國家力量的代表。
無數的低價格的農具被制造出來,然后被送到了各個州府進行售賣。
現在火車修路征地,很多地方的的各個姓氏還打起來了,就是要讓火車道路從自己地盤過。
車站的選址更是讓人心動不已。
有了火車,爛菜葉子都要賣錢的,誰不心動,哪怕是地方官,也心動啊。
為什么?
因為商稅分為地方稅務,國稅,也就是說貨物從你這里發出,你地方就可以收稅。
其他地方發走的,沒機會收。
地方官員想要做事情,想要拉攏人心,要的是什么?
是銀子,是錢。
火車軌道很多時候還沒有做好,路基都鋪設好了,鋪設路基,會分包給當地的人來做,東廠的人監督就是了。
當然現在的火車速度慢,也就三四十公里每小時。
但是火車是風雨無助的,并且一次可以拉幾百噸貨物。
北蠻地區已經徹底被掌控了,只要有流民,就被塞上火車,然后送到北蠻地區,一家人一家人的。
開始地方政府還巴不得這樣做,但是當流民都送走了,大家才發現,現在的工錢為什么越給越高了。
首先第一,工作多了,哪怕不做佃戶,去山上砍柴燒炭,去山上打獵,采集野菜,下河抓魚曬魚干。
都可以賺到錢,另外還有一些蔬菜種植大戶,長期請長工,只要干活認真,速度快,大家都愿意請。
工作機會多了,工錢自然就上漲了。
但是因為道路的運輸,商品價格反而下降了,首先就是鹽鐵的價格。
那個地方的鹽昂貴,立即一火車拉過來了,至于囤積居奇的,就自己倒霉了。
另外以前鹽鐵是層層收稅,產地要收,賣的地方也要收。
現在賣的地方不收稅了,鐵也是,以前是官方定價,現在自由訂價格,那個地方農具價格高了,一火車就來了。
那個地方受災了,火車一火車糧食就拉過去了。
“不錯,不錯。”劉安看到今年南方江口地方遭受水災,當地一部分糧商,就抬高價格。
東廠直接把消息傳遞給了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另外一個糧食商人,這個糧食商人直接拉了一火車皮糧食過去。
東廠就吃這個消息錢,當地糧商直接被打破產了。
最遠七八百公里的糧食,不到兩天就到了,洪水之后,當地就干脆種植一些效益短期的作物,蔬菜。
蔬菜價格在兩個月之后,居然還賣出了好價錢。
因為江口蔬菜多,一次可以裝一火車,直接運走,比很多地方散戶更加容易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