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很多人看到蝗災,都喜歡問一句,為什么當地人不吃蝗蟲。
其實這就是一道數學題,不談蝗蟲群的毒素問題,你吃蝗蟲所消耗的能量和吸收的能量誰高的問題。
不要以為鬧蝗災就是地上黑壓壓的一片蝗蟲,其實鬧蝗災的時候,蝗蟲并不多,你想要抓一盤蝗蟲也得費一番功夫,像電視里那種一撮箕就是一撮箕蝗蟲的情況,是極少數。
更重要的是蝗蟲是會跑的,吃完你這里就要飛走了,你本來種的是準備吃一年的糧食,現在蝗蟲來了,你抓了可以吃三天的蝗蟲,蝗蟲飛走了,你吃了三天蝗蟲后,你就沒吃的了,地里已經禍害光了。
因此,要等蝗蟲起來后再去抓,必然是來不及的。
想靠吃蝗蟲解決農荒問題,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要治理蝗蟲的唯一機會就是在蝗蟲還未完全變態成蟲之前,也就是在蝗蟲是蟲卵或者是幼蟲的狀態下將其消滅。
從一年四季看來,也就是冬天和春天的時候。
所以說,別以為你比古人聰明多少,古人很多事不去做是有原因的,只是因為你沒經歷過,想象不到罷了。
“不光光要收購成蟲和幼蟲,還有收購蟲卵!”
馬強咬了咬牙說道“來人,傳我州令!”
很快就有刀筆吏來到馬強面前,準備好了筆墨紙硯,就等馬強下令。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蝗災不除,百姓無糧,青州不寧。
傳令各郡縣,凡有雞鴨鵝等家畜者,收集于郡府,由郡府調動,橫掃各地食蟲,所費錢糧,均有官府承擔。
另收蟲卵、幼蟲、成蟲,按斤付三倍之糧,幼蟲翻倍,蟲卵再翻倍!
凡能收一斗者,免一年勞役,按斗減免,上不封頂!”
馬強說完,看了看,按下了自己的隨身印記,然后說道“就這樣,立刻傳遞各郡縣!”
馬強的州令一到,各地郡縣反應自不相同,平原等地的郡縣官吏大都是馬強的平原學院學子,或者是名士,自然是反應積極,北海、東萊二地卻是反應平平。
不說北海、東萊,只說這濟南國,有一戶百姓,也是窮苦人家,家主姓秦,只有老母和一個秦大郎,守著不過兩畝地,雖餓不死,卻也決計是吃不飽的。
“鐺鐺鐺!村里的鄉老,都快出來,馬使君有令了!!”
秦大郎聽到呼喊,對正在編著席子的老母說道“母親,村里有事,我去一趟。”
那老母其實也就五十多歲,嘴里說道“那你快去,等會回來把這席子拿去到張家賣了!”,手里的動作一點不停。
秦大郎應了一聲,來到村子中間的大樹那,那里已經聚集了不少村民。
“各位大老爺們,都到齊了吧,這次是好事,使君體諒大家,讓大家如果有雞鴨鵝的都拿出來,不是強拿,是租,都給錢的,到了時間就還給你們!
如果沒家禽的,也能賺錢,你們可以去田地里找找有沒有蝗蟲的幼蟲或者蟲卵,這東西,按斤收,一斤,給你三斤糧食,幼蟲給六斤,卵也算的!給十二斤呢!”
眾人不由互相對視一眼,大家誰不知道誰啊,都是窮的叮當響的,哪里會有什么家禽,最多也就想想著蝗蟲幼蟲和蟲卵的事情。
“這蝗蟲卵,都什么樣啊。”秦大郎大聲的問道。
“我哪里知道,你自己找去,反正是蟲子卵就行,老爺們也不會挑!”
衙役倒是說的透徹,眾人一聽也就明白了,都想著去哪找蟲卵來換錢。
至于哪里有蟲卵,大伙都是在村子里活了一輩子的,自然是知道的。
“好了,這賞錢的事情就說到這,使君還有令,要燒田除蟲!爾等都去準備,明日燒田,我要來看,要是燒的不好,你們村就等著今年的徭役吧!”那衙役惡狠狠的說道,下面的百姓不由都低下了頭。
這徭役也有苦有閑的,閑的只需要去縣里或者郡里敲敲鼓,搬搬東西,苦的這一去就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了。
因此,這些各地能有權分配徭役的衙役,在各村都是極有威望的,沒人得罪的起。
自古以來,閻王好見,小鬼難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