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楊萬里笑了一下,看向四周問道“才好評,德如何評?你說他有德行,他說我有德行,最后恐怕是誰家大業大,誰有德行吧!”
楊萬里的話讓馬強頓時警覺了起來。
曹操唯才是舉,最后卻被司馬家搶了天下,司馬家無德嗎?恰恰相反,當時的士族嘴中,司馬家可是大大的有德啊。
這有德無德誰說得清呢?
當然有人能說得清!
馬強吸了口氣說道“德由上出!官吏之德和百姓之德不同,我決定由吏監局為主成立征北大將軍府官吏考核工作組,林局長為組長,編寫考核辦法和考核指標!是否有德,就和是否有才一樣,要有個判斷標準!
簡單來說,符合我征北將軍府要求的就是有德,不符合的,就算世人都夸贊他,上級推薦他,也是無德!”
很多后世的人不理解,為什么永遠有一些沒什么才能的人卻會被上位者重用,那是因為對于一個組織來說,最重要的并不是才能,而是忠誠,因此,什么是德,對組織忠誠才是最大的德!
當然,還有一部分會人會對組織忠誠這句話產生誤解,以為是對領導忠誠,這就導致部分人完全不分辨事情對錯的唯上是從,最后反而遭受牢獄之災。
馬強的這個操作讓所有人都沒想到,原來德的標準還能制定的?
這讓田豐、管寧等人都想出言反對,賈詡眼觀六路,立刻截胡贊道“明公此舉甚善,昔日周以知、仁、圣、義、中、和六德選官,可見德從上出,當如是也!”
得,又有理論依據了。
有狗腿子果然好啊!
賈詡將《周禮》搬了出來,這讓田豐、管寧等人都有些難受了。
對于儒生來說,《周禮》所描述的就是他們追求的,要他們反對《周禮》,不是要了他們老命么。
得,這下,眾人無話可說了。
會議散去,馬強留下了賈詡和郭嘉、林環三人。
“兩位先生,之前反對,可是有什么顧慮?”
閉門開小會,郭嘉也不藏著掖著了,開口說道“明公可知田無宇、王莽?”
“當然知道。”
“昔日田無宇小斗進,大斗出,得齊眾心,宗族益彊,民思田氏。
王莽大義滅親、奉公忘私,陳崇說他的品德可比古之圣人,此二人在當時都是德行最高的人,后又如何?”郭嘉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