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訶捋著頜下胡須,也是仔細的思索起來,片刻后,他開口道“太子性情,其實也是不錯的,也是一心想要成為大王期許的人。只是太子這里,有些過于單純了,也過于理想化。這一點,是因為涉世未深。臣也贊同王妃歷練太子的話,只是有些擔心,太子到了前線后,他可能會干涉戰事。”
樸亦盛道“丞相說到了關鍵點上,太子其人,就是過于單純了,把事情想得太簡單。恰恰是這樣,最是容易出問題。本王,也是這般考慮的。”
“可是王妃所慮,也不是沒有道理。”
“本王,不可能一直主持朝政,本王不可能一直替他抗下所有。歸根結底,這高句麗最終,還是要傳到他的手中。所以讓他歷練,自然是宜早不宜遲的。”
樸亦盛道“當然,讓他去前線,還是要限制一番,不能讓他介入戰事,只需要鼓舞士氣就是。至于其他的,一概不讓他涉及。”
李昌訶道“大王所言甚是,這是不錯的安排,老臣贊同。”
樸亦盛臉上露出了笑容。
有了李昌訶的贊同,那么這一事情也就比較穩妥。
樸亦盛說道“既如此,稍后本王會安排太子前往,有太子鼓舞前線將士的士氣,自然是一切穩妥。不過除此外,丞相也安排一人,輔佐太子前往。如此一來,也算是有一個老成持重的人,能提點太子。”
李昌訶道“老臣遵旨。”
就在此時,卻是有內侍進入,稟報道“大王,有前線金在山將軍急報送回。”
“拿上來。”
樸亦盛很是迫切的吩咐一聲。
內侍立刻遞上了書信。
樸亦盛接過來,便迅速的瀏覽,他看完書信中的內容,頓時就爽朗的大笑起來,笑聲開朗,不斷的回蕩著。
李昌訶道“大王,前線傳回什么消息”
樸亦盛說道“前線傳回的消息,是金在山初次和齊國大軍交戰,擋住了齊國大軍的攻勢。暫時,把齊國的大軍堵在了大同江北岸。金在山的書信中,說齊國大軍雖說武器更厲害,但也是還能抵擋,讓本王不必擔心。”
“好,好,好”
李昌訶的臉上,一下就有了燦爛笑容。
前線取勝,自是好事情。
有助于高句麗的穩定。
甚至于接下來,只要是擋住了齊國大軍,一切也就安全了。
李昌訶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昔年大周侵犯,有乙支文雄將軍在,擋住了大周的侵犯。如今齊國來犯,又有金在山將軍在,我高句麗,歷朝歷代都會涌現出杰出的將領,擋住來犯的敵人。”
樸亦盛道“這是天佑我高句麗。”
他話鋒一轉,便立刻安排人去傳令,召乙支文雄、崔成敏、鐘金國進入,等三人進入后,樸亦盛又說了金在山守住大同江的消息。
乙支文雄笑道“大王,金在山還是有些本事的。他這個人,雖說對將士狠了點,但是上了戰場,那就能打勝仗。”
崔成敏道“這一戰,我們擋住了齊國大軍,等我們發展一段時間,武器更上一層樓,未來甚至能反攻齊國。”
作為樸亦盛的嫡系,崔成敏也是一貫的主戰派。
他是希望擴張實力的。
鐘金國也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樣,說道“大王,我們初戰取勝,將士打出了士氣,有了斗志,沒了懼怕。接下來,的確會好很多。不過不管如何,還是要全力以赴,切莫大意。因為齊國,并非易與之輩。一個連海西帝國都能覆滅的人,不是一兩場小勝利,就可以恐嚇住的。”
樸亦盛道“鐘尚書的話,也有相當的道理,本王也是贊同的。”
一眾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顯得很是輕松。
原本齊國殺來,舉國上下,都是內心惶惶不安,都擔心擋不住齊國。即便是國內主戰派占了多數,可是在坊間,也有許多人不看好高句麗,認為擋不住齊國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