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仰聽她說自己還不是太壞,像是并不怪罪自己,一顆心五味雜陳,瞧著她的目光便又復雜了些“你之前沒吃過這桂花糕”
“我們那兒沒有這東西。”
“南邊就是這樣的點心多,等到了春天,還有槐花糕、桃花酥、烏米糕什么的。”
他說這個,聞玉果真有了興趣“和這個差不多”
南宮仰其實不大愛吃這些,他小時候嫌這些糕點甜,覺得甜的東西只有女孩子愛吃,每回總要做出一副嫌棄的樣子。這會兒聞玉問起來,竟一時語塞,恨自己往日里沒有多留心,于是只好說“總之都是甜的,你要是喜歡,我下回可以叫家里的廚娘做好了給你送來。”
聞玉沒在懷安堂碰見姜蘅,是因為姜蘅這一天去了城西的育嬰堂。
住在這兒的大多都是女孩,最大的已經有十五六歲,最小的還在襁褓。平日里懷安堂的李嬤嬤照看她們,無妄寺的僧人們每個月也會送些銀子過來。姜蘅有一次到這兒來替一個小姑娘看病,從此之后,她便每個月都會來一次,幫著送些女孩子能穿的舊衣物。
這兒的孩子很喜歡她,她因為相貌普通,性子又內向沉悶,所以不愛與人打交道,倒是在這兒的時候笑得多些。
她今天在院里幫著李嬤嬤一塊晾衣服,一邊聽她絮叨“你不用每次都帶這么多舊衣物過來,孩子們衣服都夠穿,我看那些料子分明還很新。”
“我正好也準備裁兩身新的。”
李嬤嬤聽了這才開心一些“新的好,裁兩身鮮艷點兒的,哪有小姑娘穿得像你這么素凈的。”李嬤嬤一邊說著一邊注意到她今日頭上戴了新的珠花,不由得眼前一亮,“這么久了,倒是頭一回見你戴這些,可是有什么喜事”
姜蘅叫她問得臉上一紅“沒有。”
李嬤嬤是過來人了,見狀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好好好,沒有就沒有吧。但要我說呀,姜姑娘你可得將眼睛擦得亮一些,得找個配得上你的。”
姜蘅聽見這話,卻微微垂下眼“真的沒有,就是有,那也是我配不上他。”
“什么叫配不上,”李嬤嬤聽了這話可不高興,“你是嬤嬤見過最心善的姑娘了,哪家娶了你,那是哪家的福氣,全天下沒有你配不上的。”
姜蘅抿唇一笑,她將手上的衣服晾好了,一轉身余光瞥門口有個身影,她朝門外看去,不由吃了一驚,差點沒拿住手里的木盆子。那人也瞧見了她,也像愣了一愣,不過倒是沒有她這般失態,反倒同她頷首打了個招呼“姜師妹。”
衛嘉玉頭一回來這育嬰堂,聽說他是雪云大師的朋友,李嬤嬤便領著他在這育嬰堂里走了一圈。這兒地方不大,前前后后幾間屋子,一轉眼也就走完了。
路上衛嘉玉問了幾句和雪云大師有關的事情,李嬤嬤回憶著那天最后一次見到雪云的情景,嘆了口氣“上一次見到雪云大師,他還好好的,與平時沒有什么兩樣。那一陣四娘染了風寒,雪心大師開的藥已吃完了,他去探望了她,又說等回去寺里,會叫人再送藥來。”
“走的時候可說了什么”
“沒說什么,”李嬤嬤回憶道,“他那天晚上本來像是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臨走前我把先前寺里不小心送錯的藥交給他,托他一塊帶回去,所以他沒坐一會兒就走了。”
“送錯的藥”
“送藥的師父多送了一包藥,我看和四娘平日里喝的不一樣,想著應當是混在里頭放錯了,就托雪云大師帶了回去。”
既然如此雪云回寺時手里應該是提了一包藥的,但他回到無妄寺,沒人提到他手中提著藥的事情,那包藥叫他放在了哪兒他到了之后并沒有直接去護心堂,而是先去了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