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討厭一切與青梅竹馬有關的信息。
瞧見書記官們對著那三個“酒壇子”皺眉,姜寶玉主動打開了一個。
“是酸梅汁。”
說話間,立時有一絲清涼的甜味從壇子里散發出來,叫周圍炎熱的空氣一下涼爽了許多。
“我的助手小宮女與我相處不長,不了解我的口味,小飯堂的吃食我也吃不慣,吃食不算是考核材料,我可以自己帶進來的吧”
書記官們仔細檢查了一番那個箱子里的東西,見確實沒有什么衣飾材料,便不再理會這一箱物件,轉而去看第二口箱子里的東西。
結果打開一看,全是白花花軟綿綿的一片,像是蠶絲,可手感柔軟卻不細滑,又與蠶絲不同。倒是與木棉有些相象。
“這是”一個書記官下意識問道。
“是棉花。”
姜寶玉含笑對答,“是我待會兒要用到的主要材料。”
要說她發現棉花能夠用來做衣裳,也是很偶然的一個機遇。
七歲那年她跟著永福伯去過一次雁門關與趙國人做生意,偶然瞧見那邊人養的一種小花,白白的軟軟的,摸起來手感很好,形狀好似天上的云朵。
姜寶玉想要帶回來幾株研究一番,永福伯卻沒有同意。
“花么又不香,菜么,又不能吃,養這勞什子有甚用
咱爺倆跋山涉水到這兒做生意,光這一個馬隊得花多少銀子,還要單獨給你一匹馬拉這個你能不能干點正事兒”
姜寶玉當時年紀小,沒有多想,便就沒有帶回來。
直到前年看了一本古籍上記載的內容,才知道這個東西可以用來做衣裳,有柔軟親膚、保暖且不易燃的功效。
她便立時給永福伯寫信,請他親自去雁門關尋找這種花的種子,大面積種植,以后或有用得著的時候。
兩年下來,永福伯的那片棉花地,也迎來了豐收,今年剛好收上來許多棉花,上個月才剛送來神都永福伯府。
這兩年姜寶玉時常用永福伯府送來的棉花試驗,發現它真的有很多優點,可以用到很多地方去,正想著要找一個機會,先在姜家鋪子里推廣開來呢。
所以看到試題的那一刻,姜寶玉只覺得是老天助她。
書記官又瞧了一眼那箱子,心里并不覺得這些沒見過的東西真能做出衣裳來,但姜寶玉要帶棉花進去,并不違反考試規則,遂也沒有說什么,在本子上記道“考生姜寶玉,帶一箱棉花。”
寫完這些,她見姜寶玉還沒有登記在場內選取的基礎材料,便又瞧了一眼幾乎要空了的物料架,好心提醒姜寶玉道“考生最多可以帶兩件私人材料進入實操考核,眼下物料架上已經沒有好的材料了。
你如果需要再選一件私人材料,現在去取還來得及,不然待會兒進入了實操考核,就不能再出去了。”
姜寶玉這會兒已經收拾好了箱子,為了方便,她還把兩個箱子顛倒了位置,一邊扶著叉車扶手一邊道“不用了,煩請大人幫小女再記下兩匹班布即可。”
------題外話------
班布用雜色染過的木棉布。
木棉此木棉非狹義的木棉花,代指楊絮、柳絮、木棉絮等長在樹上的棉絮。棉花在宋朝中后期才開始在中原廣泛種植,在此之前,窮苦人家偶用木棉填充衣物保暖的。之前水漓歌和皇帝穿的大棉褲,用的棉也是木棉。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