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家里人口簡單,他是家里的獨子,父親已經去世,他和母親、女兒一起生活。這一點,讓吳秀芬更是松了一口氣,不用處理與妯娌、大姑子、小姑子之間的關系,對于從山里出來、沒見過世面的她來說,日子會更好過些。
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婚后一家四口相安無事。
農忙時,她和丈夫去田間勞作,婆婆在家操持家務、帶小孫女。到了冬天,婆媳和孩子留在家里,男人外出做些散工,也能賺些錢回來。
婚后第二年,吳秀芬生了個男孩兒,她也到了法定的結婚年齡,和男人開開心心去領了結婚證。
可是好景不長,惡夢從兒子三歲時的那個冬天開始了。
那天,吳秀芬和婆婆帶著兩個孩子去鎮上趕集。鎮上逢三六九有大集,平時也并沒有多熱鬧,眼下進入臘月,已經是開始準備年貨的時候,集上用人頭攢動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吳秀芬抱著小的,婆婆領著大的,一家人隨著人群在大集里穿梭著,遇到可心的東西就買上一些。
逛到賣衣服的攤位,大人孩子駐足下來。過年,大人孩子總得置辦幾件新衣服。大人還好說,孩子從里到外都要換新的。
尤其女兒已經十歲了,正是小姑娘愛美的年紀,吳秀芬在賣童裝的攤位上,指著花色各異的毛衣、外套,讓攤主拿過來,挨件往女兒身上比量。
定下孩子喜歡的衣服,又挑了內衣,吳秀芬這才把眼睛往男寶的衣服上盯。
男孩子的衣服花樣少,兒子又小,根本不用問他的意見,大人看好了就行。
婆婆偏向小孫子,早就挑了幾件。吳秀芬看了也覺得中意,讓攤主拿了差不多的尺碼給兒子比量了一下,就定了下來。
付了錢,正準備拿著東西離開,吳秀芬突然傻了眼剛才還在旁邊的兒子,此刻竟然不見了
吳秀芬的腦袋里頓時嗡的一聲,顫著音問婆婆和女兒。這一老一小也頓時慌了神,婆婆的嘴唇顫抖著,不知所措,女兒更是一臉的懵。
婆婆焦急地問攤主和周圍的顧客,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孫子。攤主忙著照看生意,顧客的注意力都在買東西上,哪有人會留意一個才三歲大的孩子。
婆媳二人和小姑娘一時間也顧不上手里的東西了,開始四處尋找。
三個人象沒頭蒼蠅似的在大集里亂轉,結果卻是可想而知。
后來經人提點,找到大集的市場管理辦公室,管理員幫忙報了警,又在喇叭里廣播,讓撿到孩子的把孩子送到辦公室來。
吳秀芬這才想起給自己的丈夫打電話,哭著把事情告訴了他。
丈夫火急火燎地趕過來,警察也到了。
大集內部沒有安裝攝像頭,警察在簡單詢問了情況之后,派出人去搜尋的同時,調取了周圍路口的幾個監控。
趕集的人太多,抱孩子更是不在少數,監控畫面又不夠清晰,挨個仔細比對后,有個被男人抱在懷里的孩子倒是有點兒象,可要說就是吳秀芬的兒子,又不能完全確定。
一個重重的耳光扇在了吳秀芬的臉上,這是結婚以來,丈夫第一次動手打她。
可是她除了深深的自責和愧疚,心里沒有絲毫對丈夫的埋怨。
這個男人跑了一個老婆,三十幾歲才終于有了兒子。也許這對城里人不算什么,但在農村,無論你有多少個女兒,沒兒子便是斷了后。所以,在兒子出生的時候,男人居然紅了眼圈,哽咽著說自己終于后繼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