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丘殤平和沈平西坐著丘家的馬車就離開了南河村,為的就是先把人員安排下來,最主要的就是尋找被第一樓辭退的劉掌柜回來做他們的大掌柜。
他們的生意要是有劉叔這樣有經驗,有見聞的老掌柜幫忙主持,可以說是事半功倍,也全了溫暖一直覺得愧對劉叔的心思。
而溫暖拉上了秀梅嬸子,先朝北河村那邊,他們家一直有合作的秀梅嬸子娘家做木匠的父兄那邊去淘換做粉絲、粉條的漏粉磨具去了,之后就帶著望山嬸子在大棚那邊空閑的時候,開始收拾起之前的蛋制品作坊。
幾名工人都按照溫暖的安排,上山砍伐竹子木頭,準備晾曬場的竹竿,沈家后面這塊地方很大,把散養雞鴨的空間縮小一塊,一個規模不小的晾曬場就手到擒來。
莊家兄弟出去,在村里還有市集上收來了不少的山芋,這東西在農村這樣的地界很常見,更是一些家庭在糧食不足的時候,用來果腹的東西,豐收年景基本就是用來搭配豬草用來當飼料的。
只因為山芋的產量很高,所以價格非常便宜,并且易儲存,飽腹感比較強。
沒有現成的山芋粉作原料,溫暖只能從制粉開始著手,把那些山芋洗凈去皮,用石磨磨成粉漿,放在大盆中沉淀,這些程序和豆制品作坊那邊制作綠豆粉的流程基本相似。
出來的山芋淀粉都比水沉很多,放在一邊沉淀晾曬之后,倒出去多余的水,剩下的就是大塊大塊結在一起,硬硬的山芋粉原料。
這個過程沒用溫暖廢多少的心,有心靈手巧的望山嬸子在,她大多都是出聲指導的份,第一批他們弄得不是很多,十幾盆子的山芋淀粉收集在一起,數量就已經不少。
晾曬山芋淀粉的這兩天時間,秀梅嬸子的娘家兄弟也把溫暖加急定制的磨具給送了過來,材質很硬,很
結實的材料,就是一個大盆子的樣子,兩邊加上了長長的手柄。
這樣可以高空架在燒開熱水的大鍋上,加上調制好的山芋粉面糊,稍加錘擊,那些粉子就會順著模具下面打穿的規格不一,粗細不同的孔洞流到下面的水中,粉條成熟之后放到涼水鍋中過涼,架起來晾曬。
這就是粉絲,粗細完全可以自己掌控,寬粉則稍有不同,需要扁平的磨具整張隔水攤制成型,之后晾涼,用手工切割成寬粉的樣子。
再之后就是用一臂長短的木棍挑起,從中間穿過,放在搭建成兩條平行杠子的竹架子上晾曬風干
忙了一天的時間,十幾盆的山芋淀粉總算是用完,頭一次制作的溫暖還有望山嬸子,加上那些幫忙的員工都感覺腰酸背疼。
但是看到那一片潔白的濕粉條,在微風中洋洋灑灑的搖晃,心里倒是都有種異常滿足的感覺。
坐在溫暖旁邊休息的望山嬸子難得好奇的問了一句,“小暖,你這是又準備做這東西賣么這到底叫什么應該怎么吃一口氣弄這么多不會壞了吧”
“這個確實是咱們的新產品,總叫這邊空著我心里不得勁,這不就想到了這個,這些叫紅薯粉條,細的可以叫粉絲,粗的叫寬粉,上次咱們涮火鍋的時候要是有這個,就又是一道美味呢,而且這個比彈牙面更好儲存,再多只要保存得當都不會腐壞。”
“你是準備把這些都曬干”望山嬸子有了一個大膽的假設,沒想到還真叫她蒙對了。
“沒錯,這些就是要晾干,干了之后的山芋粉會變得晶瑩剔透,咱們再整理起來,按照一定長度切割收藏,放上三四個月再放進鍋里,一樣還是美味”
“真的這么神奇”不光是望山嬸子,包括那些在一邊聽著的工人們都瞪大了雙眼,一副不敢置信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