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將地圖的路線記在腦子里,一邊在前面蹬車領路一邊常常扭頭確認池桐就在自己身側。
因為沒有白天的喧鬧,不必時時準備為身后的電動車讓道,兩人可以幾乎處于并駕齊驅的狀態。
凌晨兩三點離開家出去吃宵夜,對于林星和池桐來說都是新鮮的體驗。和喜歡的人做新鮮的事,沒有什么比這開心的了。
安靜的城市夜景在兩人拐入經營大排檔的區域后結束了。
這里是城市里獨特一隅,白天和黑夜完全顛倒。白日靜悄悄,晚上喧嘩而熱鬧,各式各樣的人坐在各個店鋪門前,喝酒談天,說笑吃串。
林星帶著池桐繞到一家店門前,找了張空位坐下。
已經經歷了一晚上客人的桌子,盡管被抹布擦了許多遍,但依舊難免有些油膩膩的。
老板娘非常熱情,在池桐坐下之前幫他又擦了擦凳子。
“謝謝,我自己來吧。”池桐說,他自己拿了兩張桌上的抽紙。
抽紙的品質一般,入手的感覺有些粗糲。
林星站著和老板娘點菜,池桐先用紙把林星的凳子仔細擦了擦然后才擦自己的。
林星偶爾回頭詢問池桐的意愿,幾分鐘后點完單,池桐已經把兩人的凳子以及面前的桌子都擦了一遍。
“你不太習慣吧”林星問池桐。
池桐點頭,他是不習慣,但他并不抗拒接觸這些“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林星說“這種店很奇怪的,開在這些地方,沒有特別講究的味道反而很好,說不清楚是什么玄學,這家店在這里已經開了十幾年了,據說特別好吃特別地道,有美食節目都來拍過的。”
池桐是真的覺得挺有意思的。剛才他們一路到這里,他也沒想到這個時間點這里還有這么多形形色色的市民。年紀從小到大,也不分性別。
事情多樣,人間百態就是如此。好像越身處這樣的環境,身上那些無處著陸的負面想法與陰郁的情緒便會沉入池桐也無法感知的地方。
許多事情很奇妙。如果當初林星不是以應季小星星的身份先讓他窺見世情一角,那么在現實中見到林星的時候,池桐恐怕不會有什么感覺。
沒有應季小星星,林星就不會特別。沒有林星做為媒介,縱使池桐獨自也能站在這里,卻也無法體會當中的區別。
熱氣騰騰的食材被老板娘端上來時林星已經望眼欲穿。
招牌烤魚加上一些素菜配菜,烤魚上面用料很足,油汪汪冒著香氣十分下飯。林星中間問老板娘要了一份飯,和池桐各自吃了一碗。
這家店的口味讓林星總結,那算是名副其實的。
池桐先放下筷子,林星看他拿起手機,找角度拍了幾張照片。
“給我看看。”林星要求。他手上沾了油不好動手,就讓池桐舉著手機給他展示。照片里面選取了角度,囊括了多面的風景。
不遠處的一個小臺子上還站在幾個幼童,看樣子像是睡過一覺以后又起來玩了,應該是某幾個店鋪老板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