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這天,顧二爺帶了消息回來,戶部右侍郎嚴卯因年事已高,致仕回安徽老家養老。右侍郎的位置一時空缺,上次山西賑災一事終于緩和下來。顧德昭作為管司庾的郎中,也論功行了賞。這時候戶部侍郎的位置空缺出來,他倒是很有可能能升任。
曹子衡來信給顧錦朝說,如今戶部轄內有戶部郎中,度支郎中,金部郎中,司庾郎中四人,而戶部郎中才調任兩年,資歷不足,度支郎中在任之內十分平庸,金部郎中馮安元和父親都有幾分可能性。而顧德昭在戶部熬了八年有余,若是論資歷,自然是他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是顧德昭又有和長興候家的關系在,而且他并無什么突出功勞,恐怕也麻煩。
顧錦朝也這樣覺得,前世父親到死都是郎中,恐怕今世也不能得償所愿。
官員從郎中做到侍郎都不是件簡單的事。要升遷之前,郎中一般會先調任揚州知府或是武昌知府,任期三年,若是任期之內能把這兩地治理得穩妥得當,即可擢升正三品侍郎。
但是前幾年朝政混亂,該有的調任并沒有進行。如今的四個戶部郎中都沒有資歷。
盡管如此,馮氏聽了也十分高興。戶部郎中到戶部侍郎,聽起來不過相差一級,但官員品階卻相差了兩品,戶部侍郎可是正三品的官職
她不僅叫了顧德昭去說話,又把羅素叫去囑咐了幾句。
她坐在羅漢床上歇息著,茯苓幫她捶腿,小聲地和馮氏說話“奴婢怎么看太夫人不是很高興的樣子。”
馮氏嘆了口氣,“雖說顧德昭是我養大的,但不是親生的。畢竟有些生分。而且當年他和紀氏的事我不同意他心里是有些恨我的。他要是升任郎中,那可就是咱們顧家官職最高的人,沒有一層關系在。我這心里總是不安的。”
茯苓笑了笑“奴婢覺得三老爺十分孝順您。”
馮氏說“這如何能一樣”她想了許久,“沒幾月他就要除服了。不如在此之前,把他的親事定下來。拿捏不住他,我還總拿捏得了媳婦子況且他身邊也不能沒人伺候,娶了媳婦,不僅能伺候他,還能為咱們顧家綿延后嗣不是。”
茯苓應和道“看羅姨娘身子纖纖,也不像是能生養的樣子太夫人這個主意好”
馮氏想起羅姨娘那個樣子,也皺了皺眉。雖然是漂亮但太單薄了
存了這么個心思。馮氏思量了好幾天。
等燒了門神紙,祭拜了財神,轉眼就到了正月初八,要祭星的時候。
馮氏叫了顧家的夫人小姐去說話,每人分了一碗桂花芝麻湯圓。馮氏坐在羅漢床上,她穿了件大紅色壽字不斷頭刻絲冬襖,頭上戴著鑲翠眉勒,簪了雙股的嬰戲蓮紋金簪,頭發梳得十分光滑,人很精神。
“剛好今兒是初八。老五媳婦又誕下孩子。咱們今兒就去寶相寺上香,正好我這兒抄了九十九卷佛經,燒給佛祖以示咱們的誠心。不僅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還要保佑我新添的乖孫女身體安好。”馮氏笑瞇瞇地道。
大家紛紛應是,二夫人就笑道“憐姐兒也抄了佛經,正好一并獻給佛祖。”
馮氏便看向顧憐,覺得稀奇“你不是一向覺得抄佛經煩悶嗎”伺候顧憐的管事嬤嬤就笑“姚二公子開春就要參加春闈了,咱們二小姐是替姚公子抄佛經,希望他能考中舉人呢”
大家都笑起來,顧憐臉色通紅,小聲道“我可還有幫祖母抄佛經呢”
馮氏連連點頭“你心里有祖母就好祖母也希望姚公子能中舉人。這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