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連親迎的日子都定下了,這些就不用忌諱了。
顧錦朝聽著暗想。顧憐倒是得償所愿了,今年春闈姚文秀就會中舉。不過他的學問很一般。考了幾次會試都只得了同進士,一直留在工部做虞衡司主簿,后來的事她就不知道了。
馮氏隨即叫眾人先回去換了衣裳,丫頭捧了點心攢盒、小杌子、披風跟在后面上了馬車。
馮氏特地拉了顧錦朝和她坐同一輛馬車。路上就跟她說大興的這個寶相寺,府里的夫人和小姐都是在寶相寺供奉長明燈,顧家每年都捐三百兩給寺里拓印經書。他們府的女眷去上香拜佛的時候,便格外善待些。
“也在寶相寺給你供奉一盞長明燈,用白石蓮座刻尖拱龕的燈,一年兩斤的燈油如何。”馮氏跟她說,“一起放在燈樓里,那更好的,還有漢白玉的蓮座倒也不是覺得貴重,是怕命數壓不住。”
錦朝不信佛,她前世就知道,信什么都救不了人。
她笑了笑,十分恭敬地道“都聽祖母的。”
和馮氏共乘一車的一向是顧憐。如今換成她,還不是看著父親有可能擢升的面子上。
寶相寺坐落大興和順義毗鄰的遠景山上,山下過半里地就是繁華的順義縣城,修了官道穿過遠景山,馬車通行十分的便捷。等到了寶相寺門前大家才下了馬車,天色卻有些昏黑了。
隨行的徐媽媽有些擔憂“看天這樣子,是又要下大雪了”
雪要是太大,就要歇息在寶相寺里。不過這也沒所謂,寶相寺在旁邊專門辟了禪房給香客住。馮氏告訴她,原先祖父剛死的時候,她曾經在這里住了一個月,日日為他念佛訟禱。
錦朝看馮氏并未說什么,就知道她心里有這個打算的。
眾女眷上過香,便由知客師父引著去禪房小坐,又沏了一壺熱騰騰的香茗過來。
二夫人替顧憐解下披風,笑著說“寶相寺的素齋可是很不錯的,你們祖母最愛吃這兒的酥皮豆腐,金針拌嫩黃瓜。還有白灼菜心。你們一會兒也都嘗嘗。”
五夫人還在月子里沒有過來,顧五爺的兩個庶女倒是隨行了,顧家女眷加起來就有十二人。要布置兩桌子的素齋才夠。知客師父聽了就笑吟吟地念了聲佛號。說“正好廟里來了貴客,師父一大早就讓弟子磨了豆漿出來。施主們稍坐片刻。貧僧去取來。”
顧憐怎么坐得住,又覺得豆漿沒什么好喝的。求了馮氏說要去外面看看。
馮氏說“讓許嬤嬤跟著,另撥兩個侍衛,就在幾個佛堂里看看,可不許去別的地界兒。正好你大堂姐沒來過寶相寺,你帶她去燈樓供奉一盞長明燈吧。”
側頭吩咐管事婆子“給朝姐兒十兩銀子。”
這事剛才在馬車上就說好了。
顧憐心里不愿意,卻又不好推拒,只能帶了顧錦朝出來。
寶相寺比適安的靈璧寺大許多。有七樓九閣二十七殿,是座香火鼎盛的大寺。最著名的就是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云塔等。燈樓上眾火長明,到了夜里更是顯得極美。
跟著顧憐出來就到了大佛殿,顧憐便指了西邊的一條青石道,笑著說“大堂姐不是要去供奉長明燈嗎,從這兒過去就是,我和瀾姐兒去天王殿,可就不能陪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