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不愿,乃是不能。
昔年,李恢被先主授職庲降都督時,還以與東吳失睦,使持節領交州剌史。
意在走牂牁郡水路,攻入隸屬孫吳的交州。因而,李恢將庲降都督府從朱提南昌縣,轉來相鄰的平夷縣,厲兵秣馬,籌備攻勢。
然,兵未發,而先主劉備已敗于夷陵。
是故,以孤兵力窮,不成行。
后,蜀漢孫吳互聘,申兩家和睦,盟約共抗曹魏。
李恢又將庲降都督府轉回南昌縣,專心維護五尺道的通暢及督視各郡。
但平夷縣畢竟被他竭力經營過,駐軍多且城池防御工事修繕完善堅固,以朱褒裹挾吏民之力,尚不想前來攻堅,徒增喪亡。
而鄭璞三人率軍出平夷縣,乃是丞相諸葛亮的軍令。
十日前,他們行軍至庲降都督府后,李恢代為轉告了,他們此行的職責東出平夷縣近百里,于延江水六沖河拐北處,修筑戍圍而守,為他日南征牂牁朱褒前哨。
依地理而看,若在此修筑戍圍,便可隔水往南眺望廣談縣,循水西顧則至夜郎縣,沿水北上可至牂牁郡最北的鄨縣,徑直東去可至牂牁治所且蘭縣。
堪稱乃一子落定,牂牁郡北部諸縣,皆如鯁在喉。
自然,亦有極大的可能,朱褒于如芒在背之下,會遣大兵來戰,誅滅鄭璞等守軍,夷平戍圍。
因而,李恢將其子李遺,遣來了平夷縣駐守。
對鄭璞三人信誓旦旦,曰“若賊子朱褒遣眾來襲,諸位若堅守難繼,可積薪于高處而焚傳信,兩日之內,我子必將兵救至”
且,還十分體恤的,
將每月運送糧秣之事攬了過去。
如此慷慨且無微不至,堪稱不計個人得失為國效力,同心戮賊、義不容辭的典范了。
亦讓鄭璞三人,深銘肺腑,好一陣執禮連聲致謝。
嗯,李恢之所以如此顧念,乃是丞相諸葛亮還讓其代為囑言三人一句“戍圍可守,守之;不可守,棄歸平夷。其地之民可撫,撫之;若冥頑不可撫,量力自討之。”
此言,將征伐決機之權,盡授矣
擢拔栽培之意,昭然若揭矣
身為督領南中五郡的庲降都督,李恢若連丞相如此明顯的意味都品咂不出,那他索性上表乞骨骸,卸職歸家養老罷了。
是故,傅僉亦有了一少年郎作伴。
乃是李恢的從子,年僅十二的李球。
當時,李恢見年僅十歲稚氣未脫的傅僉,竟隨行于軍中時,不由大為驚奇。
待問知傅僉身世,以及隨軍緣由后,便不吝壯賞。
隨即,從家中將親弟之子李球喚出,聲稱他建寧李家向來慕忠義之節,又見傅肜勤學勉行,便有心將李球遣入鄭璞軍中與傅僉作伴,以期能近朱者赤。
如此要求,鄭璞三人自是不能拒絕。
僅三人日后糧秣輜重補充及勢窮求援,皆捏在李恢手中,便讓他們不敢造次。
且,李球隨入軍中的安危問題,身為庲降都督的李恢亦不會不知。
他既然開尊口,想必自有思量,鄭璞三人何必過多置喙。
軍情如火。
鄭璞三人在南昌縣僅作一日休整,便趕來了平夷縣,去了一月之用的糧秣及輜重,趕往落下戍圍的地點映山豁。注1
注1今大方縣與黔西縣之間,偏東南方向。,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