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隨張任于雒城,抵御先帝劉備。
張任戰敗被殺,他淪為潰兵。又因歸成都之路被堵,便帶著殘余士卒沿著石亭江而亡命,入山區為賊寇。
因勢窮力孤,亦不敢縱賊劫掠鄉閭。
是,故官府亦以道路難行,而不曾圍剿之。
鄭璞聽罷,亦忍不住長聲嘆息,心有戚戚焉。
古往今來的世道,尋常的黎庶百姓之家,只需一場疾病、一次山洪抑或一場旱情等變故,就會迎來家破人亡的結局。
輕聲寬慰了張清幾句,鄭璞心生憐憫,又再次發問。
“你被迫為寇,可曾傷過無辜否”
“回鄭郎,我不曾。”
張清連忙搖,如那撥浪鼓。
恐鄭璞不信,還解釋道,“我們外出劫道時,族兄曾有言叮囑,不可傷人命。且是在一處劫掠得手,須要換另一處埋伏。”
呵
此賊子張慕,倒是頗有心計。
難怪占山為賊如此多年,一直未被官府遣兵來討。
聽罷,鄭璞心里,不由對張慕生出些興趣來。
而張清繼續分辨道,“鄭郎,我等都是窮苦人家,不等于才淪為賊寇。所以族兄囑咐我們,不可劫掠窮苦百姓。僅是對往來的商賈,以及看似富庶的旅人,塞道勒索馬匹和錢資。”
窮苦黔首,你們也劫掠不出什么來
暗道一句,鄭璞輕輕頷首。
又沉吟了片刻,便輕聲謂之,“你既不曾傷及無辜,且淪為賊寇亦是無奈,不如今后隨我身邊當個扈從吧。也好讓你幼子及長后,莫變作賊寇。”
“小人小人”
好不容易止住涕淚的張清,再度更咽不已。
喃喃了好幾聲,都說不出完整的話語了,便再次拜倒于地,頻頻叩首做謝。
而早就收了刀兵、一直靜靜傾聽的其余賊寇,聞言亦然拜倒于地,異口同聲,“請鄭郎憐憫我等,收為扈從。”
見狀,鄭璞亦不奇怪。
唉
以孝悌治天下、尊仁德為世理的時代,若不是世道多艱、被生活所迫,孰人愿淪為賊寇而讓門楣蒙羞及子女被牽連
且他如今身為丞相府的僚佐,他們這些賊寇能成為扈從,亦意味著賊名可去掉了。
只不過,他可不敢收了這些人。
非是擔憂此些人,賊性不改而辱了什邡鄭家聲譽。
乃是蜀科嚴厲
尤其針對巴蜀豪族大戶侵吞田畝、藏匿隱戶徒附的律法,堪稱嚴苛。
收一個鄭清為扈從,別人不會置喙一二。
若是突然收了十余戶為佃戶,恐被好事者進言詆毀。
他可不想因小失大,因十余人而被丞相諸葛亮認定為,一心謀私利之人。進而,影響了未來的升遷及器重。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謹慎些,總是好的。
不過,既然這些賊寇,慕什邡鄭家聲譽來頭,哪怕不收下也應該指條明路。
以免寒了他們改過自新之心。
“爾等都起來吧。”
心中思定的鄭璞,起身伸手虛扶,“既然皆不愿再為寇,自請為扈從,我斷無不受之理。不過,不瞞諸位壯士,我如今職為玄武軍將主,家中資財皆用來補填親兵之用矣。亦無力承擔安置諸位家人的生計。”
言至此,鄭璞又抬手,制止了眾人引失望而爆發的哄然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