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大漢士卒邪
敢死耳
在這一刻,整齊的腳步頓地聲、盾牌的激昂聲,和口中的決死信念交織在一起,讓所有漢軍士卒的眼睛都在充血,將雄烈敢死的漢風彰顯得淋漓盡致。
不過,魏軍亦然不甘示弱。
且他們也沒指望弓箭能殺敵建功。
在箭矢騰空而起時,趁著漢軍被箭矢壓制被迫變陣時,前排主攻堅的士卒已然邁開步伐,沖陣而來。
半箭之地,不過瞬息間可至。
魏軍前排的刀盾兵,才堪堪沖到陣前,便無視矛尖槍芒,一個躍身就以身體為重力撞上了漢軍大櫓甲士的盾墻。
這是他們的使命,破開盾墻
好讓后面緊跟著的同袍殺入敵陣,短兵相接,開啟殺戮的盛宴。
“嘣”
“嘣”
隨著一次又一次盾牌撞擊聲響起,哪怕是視死如歸的漢軍,都無法阻止雙翼的盾墻出現空擋。兩軍瞬間黏在了一起,再度如膠似漆。
“殺”
兩軍都吼著決死的咆哮。
就如昨日一樣,雙方一接觸,就將戰場推進了白熱化。
狹路相逢勇者勝
所有人都盡可能的,用手中的利刃拼命懟進彼此的身體中。
每一刻都有人發出最后的悲嚎,每一息都有生命在凋零。
逆魏將軍魏平,親自率領著部曲為鋒矢,戴凌的精銳之師緊跟其后,試圖一鼓作氣殺出一條血路來。然而漢軍兵卒,退無可退,亦是人人悍不畏死。
一時間,雙方竟然殺得難解難分,勢均力敵。
而鄭璞把將旗立在前方,也終于引來了魏軍的注意。
無論魏平還是戴凌,都呵斥著士卒往漢軍將旗處涌來,試圖沖破漢軍的阻攔把將旗砍倒,一舉奠定勝局。
此亦是鄭璞的目的達到了。
因為壓左右陣腳的王平及張嶷部,昨日戰損太多,久戰必失。
而誘魏軍悉數用歸來中間,便能讓他們得以喘息的機會,持續作戰更久一些。
且,隨著雙方廝殺的時間流逝,中間的漢軍會因為遭受太多沖擊,可且戰且退至將旗處固守,讓原先平線扼守的軍陣,呈現“凹”字形。左右陣腳的王平及張嶷部,便可化作伸出了兩只螯爪的螃蟹,從兩側一左一右的絞殺過來。
事實也正如鄭璞所預料。
在魏軍悉數往將旗涌來后,漢軍雖然人數寡少,卻能搖搖欲墜的堅持著陣型不潰。
如若心細些,尚可發現魏軍戰損的士卒,比漢軍更多
因為將旗所在處,盡是鄭璞的部曲及霍弋的老卒。
且鄭璞已然親自執刃而戰,激勵著所有兵卒沒有再退一步,皆紅眼而不顧生死。
“死戰”
“死戰”
雙方很有默契的,是都在大聲咆哮著同樣的言辭。
此刻的戰場上,入目皆是殘肢斷臂,殷紅的鮮血和裸露出皮肉外的慘白骨頭;入耳皆是鼓聲如雷,喊聲不絕,將不停死去人兒的悲慘命運,直達天聽。
魏軍后方,張郃默默觀戰少時,便將手中的令旗一揮。
“嗚嗚”
低沉且悲涼的牛角號,響徹了天地。
“分”
亦讓督戰在前方的魏平與戴凌,當即就抽身往兩側山坡而沖,且狂喊著。
“分”
“分”
魏軍的各級將佐,也都厲聲叫喚起來,讓仍在廝殺的兵卒迅速兩側后退,有的兵卒甚至拼著挨一刀也往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