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擁部眾十余萬騎的軻比能,乃魏國北疆最大的威脅,今愿意貢馬稱臣,可令曹魏北線短時日內無有戰事之憂矣
北疆無憂,魏國冀州之兵便得以調動了。
位于大河之北的冀州,素來是人口稠密之地。
昔日魏武得冀州時,曾言“昨案戶籍,可得三十萬眾,故為大州也”,且將之當成曹魏的根本,輕徭役薄賦稅養之。
令人口迅速滋生,堪稱舉國之最。
是故,曹叡今乃征調一部分冀州士卒轉去關中三輔,且下詔令以屯田十年可授田百畝為誘,
募冀州佃戶、貧農及游俠兒為關中屯田兵。
讓冀州黎庶蜂擁而去。
畢竟,冀州乃是世家豪族林立之地,僅有背影而無有背景之人更眾。
一時間,關中三輔的人口再度得以充實,堪稱民多兵足。只要歷經年的訓練,逢戰之時大將軍曹真征發兵役,可得十萬甲士
如此數目,哪怕是此些屯田兵戰力不佳,亦可令大漢忌憚不已。
亦是說,魏國與漢、吳二國一樣,皆勵精圖治積極蓄力備戰,以圖他日可一戰建功。
不過,魏國的關中有些小動蕩。
冀州黎庶入關中后,也因為習俗不同,開始頻頻與鮮卑及匈奴爆發沖突。
如先前被引入右扶風的鮮卑禿發部,在隴右長離水之戰損失了兩千余騎,元氣大傷,本想冀望著曹魏以錢財輜重益補一二。但曹魏如今安置冀州黎庶、大舉興屯田,每日所耗糧秣輜重頗巨,哪還有多余物資兼顧于鮮卑
因而其首領禿發壽闐,于求而不得之下,乃暗中使族人偽作馬賊,頻頻劫掠漢家黎庶。
尚有棲居在安定郡的匈奴,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職。注1
他本就對曹魏引入鮮卑禿發部,擠壓了他族人放牧之地而心有不滿。
今又見關中之地有冀州黎庶屯田蓄兵,恐日后曹魏兵盛后對他不利,乃暗中遣人前往河套平原一帶,與漠北鮮卑乞伏部歃血誓盟。注2
鮮卑乞伏部,一直對安定郡清水河流域的牧場高平川虎視眈眈。
今得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職共盟后,便舉族遷來。
與匈奴合力并吞了清水河流域的鮮卑鹿結部后,便開始頻頻遣兵入寇關中,擄掠人口及資財。
一時間,關中三輔之地,堪稱一地雞毛。
但不管如何,魏大將軍曹真久經沙場,且深得士卒之心。
他親自坐鎮長安,又坐擁數萬精銳大軍,抵御此些胡虜生事及擾邊還是綽綽有余的。
亦可讓冀州黎庶屯田及演武等,皆有條不紊進行。
只不過,關中三輔的兵力用于保境后,短時日內便無力支援涼州。
是故,他乃令涼州刺史徐邈、征蜀護軍夏侯儒盡力安撫河西四郡安寧;以及讓郭淮、郝昭等人守土為上,不可與大漢爆發無謂的沖突。
亦是說,魏國無暇顧及隴西河首之地的羌人首領唐泛了。
這位被曹叡封為“河關歸義王”、畫地置河首郡的太守,如今已然危在旦夕。
馬岱與西海的燒當羌王芒中,攻入河首之地一月有余矣
注1胡薄居姿職,魏保塞匈奴大人。青龍元年公元223年率眾叛變,被司馬懿遣將軍胡遵擊敗而再次投降。
注2鮮卑乞伏部,西晉滅亡后遷徙入隴右,史稱隴右鮮卑,于公元385年在隴西建立“西秦”,后被“大夏”赫連氏所滅。,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