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以前部督的身份,領軍追擊參狼種羌,給以他證明自身的能力機會。
戰時能調度八千步騎,是軍中宿將才有的殊榮,絕非他區區一護羌校尉能享受的待遇。
更莫說,他還是個降將。
如果他能所向披靡,那么便是奠定了他以后升遷為重號將軍的基礎;但若是他力戰不利,那么他以后可能會前途黯淡,轉為參兵事的僚佐等。
機會與風險并存。
所以他感恩戴德之余,也異常謹慎。
尤其是遇上了棘手的問題的時候往西頃山逃竄的參狼種羌,竟然出乎意料的分兵了
源于賜支河曲的化外鐘存種羌被馬岱及燒當種羌襲擊,有一些參狼部落豪帥覺得既使歸去了西頃山,也可能被馬岱從北方夾擊的可能。便提出了轉道南下,往阿尼瑪卿山脈的大河流域今松潘高原去躲避漢軍追擊的建議。
因為那邊棲息的種羌部落,乃是化外白馬羌。
數年前,大漢將白水江一帶的白馬羌小部落遷徙入漢中編戶后,化外白馬羌便開始仇視大漢,認為大漢搶奪了他們的族人。
如果參狼種羌現今遷徙過去,必然得到化外白馬羌的同仇敵愾,共同對抗大漢。
只不過,如此建議,并不得到其他豪帥的認同。
更多豪帥覺得,勢窮之際過去阿尼瑪卿山脈的大河流域,乃是被化外白馬羌并吞掉
各大種羌部落之間的戰爭,比對外更加殘酷。
敗給了大漢,或許還能投降保留首領的地位;但敗給了其他種羌部落,失敗者的豪帥必死連種號都會消失
他們寧可前往西頃山作最后一搏,也不愿意接受被化外白馬羌奴役的可能。
雙方各執己見,都無法說服對方。
這也是他們屢屢被燒當種羌欺凌的緣由部落決策時,沒有羌王一錘定音,再強大的部落也是一盤散沙。
最終的結果,便時一拍兩散。
亦讓一些小部落心若死灰眾志成城之時,都被擊敗倉皇而逃;如今內訌分道揚鑣了,尚且能抵御漢軍否
答案是令人沮喪的。
所以他們做出了新的選擇,轉來投降給漢軍。
姜維收編他們后,得知了參狼種羌內訌的緣由,也陷入了沉吟。
以馬岱與燒當種羌,以及后方李嚴所督的吳懿、廖化等部的兵力,想擊破逃串西頃山的參狼種羌,乃是綽綽有余了。
他還需要進軍西頃山嗎
抑或者大膽一點,效仿昔日大漢霍去病的直搗黃龍的戰術,挑選五千精銳士卒,殺去阿尼瑪卿山脈的大河流域呢
畢竟逃去那邊的參狼種羌及化外白馬羌,都不會防備漢軍殺來。
因為阿尼瑪卿山脈離大漢的疆域挺遠的,且沿途的地形十分復雜,很漫長的一段路程,都是無有河流小溪的干旱區。
尤其是,化外白馬羌與大漢幾乎沒有爆發過戰爭。
漢軍若是破釜沉舟盡棄輜重等殺過去,一戰而定的可能非常大。
前提是沿途的雪層皆沒有融化,可為漢軍水源。,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