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逆魏無法斷定,丞相所領本部的動向。
比如走褒斜谷支援趙云、軍出陳倉道,抑或者是急行軍走祁山道進入隴右走隴關道。
可以作的選擇,太多了
而曹真一旦判斷失誤,便會迎來戰局的不可挽回。
尚且,昔日魏武曹操爭奪攻漢中失敗、去歲逆魏大舉進攻漢中失利而歸,讓魏軍士卒對跨越秦嶺山道攻漢,已然不抱有勝利的希望了。曹真就算想破釜沉舟,不顧其他地區的守備,直接領大軍殺來漢中郡,也很難成行。
如此,大漢就避免了軍心不穩的問題。
有丞相及趙云鎮守,漢中郡是可無憂的,不管逆魏荊州的司馬懿會不會遣兵來襲擾。
其二,則是蕭關。
鄭璞建議以大兵出安定郡。
如魏延、吳懿、吳班、陳式等部兵力合計約三萬,可一舉殺出蕭關。
如此多的兵力且皆是大漢的宿將所領,單憑坐鎮安定郡的夏侯霸以及烏水清水河流域的胡遵,是無法抵御的。魏大司馬曹真必然調動大軍來戰,如此算是將逆魏的關中主力盡數牽制了。
且戰事連綿在安定郡,相當于切斷了關中馳援涼州的動線。
至少,魏軍是不敢在漢軍眼皮底下,運送糧秣輜重往涼州的。
而督將的人選,自是不需要鄭璞建議的。
大漢在隴右的諸多將領中,論督軍攻伐的驍勇,魏延若是聲稱自身第二,便無人膽敢說第一。
身為托孤重臣的李嚴也不敢夸口。
再者,出蕭關的各位宿將,官職也是魏延最高,自是當仁不讓。
其三,則是隴西的調度。
鄭璞覺得,沒必要讓李嚴督領大軍去死磕四望峽。
四望峽乃是地勢造就的天然險關,“金城鎖三河”的戰略意義,便是以險隘而得名。
放眼四顧皆是河水的地利,平添了無數難度。
如讓大漢無法切斷,關隘駐軍與外部援軍的聯系。
如大漢若想攻之,還得須以舟船為輔,難以使用大型攻城器械。
甚至,只要逆魏郭淮調度得當,讓大漢哪怕是傷亡了四五萬兵卒的性命,依舊會鎩羽而歸。
此非鄙夷李嚴的知兵之能,而是守軍占盡了優勢。
是故,鄭璞乃是將眼光,放在逆魏涼州最為薄弱之處西平郡
湟水河谷孕育了無數種羌部落,也是羌人的祖地。
異動難安的他們,在無有大漢從外部來襲之時,尚且叛亂不斷。
如果漢軍大舉來襲,他們愿意為逆魏死不旋踵嗎
就算他們愿意,在漢魏戰事如火如荼,戰火摧毀田畝牧場無數、擠壓他們生存空間了以后,死不旋踵又能持續多久呢
因而,鄭璞建議可讓高翔部繼續鎮守大夏縣,威逼四望峽以及守護洮水河谷。
而李嚴則是可以督領柳隱部、廖化不與姜維部,一同取道積石峽進入西平郡,攻之
他們合兵也有兩萬士卒,再作佐之隴西郡內的當煎、牢姐以及化外白馬羌等附庸兵力,同樣可達三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