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祖歷城池的守備魏軍,士氣堪憂。
那是征北將軍馬岱與趙廣兩支騎兵進發烏水河谷時,還應了鄭璞之邀,特地來城下耀武揚威了一番,才折道東去。
為了瓦解城內的士氣。
畢竟,再愚鈍的魏軍士卒都能想到,有大漢數千騎兵在周圍警戒,祖歷縣就不可能迎來援軍了。就算有,待他們沖破這數千騎兵的攔截,恐怕都是城內糧秣耗盡的一個月之后了。
而且祖歷城修筑在河畔上,城外地勢平坦,無險可依。
城內也沒有霹靂車、床弩等守城利器。
僅僅以不足兩丈高的城墻,面對漢軍的云梯、攻城塔、拋石車與井闌等大型攻堅器械,他們覺得城池很難堅持一個月不失。
“不急,三日后我們再攻城。”
關興捋胡而言,“你先作些招降書信,遣人射入城內,看能否瓦解他們的死守之志,讓我軍士卒少折損些。”
閻宇拱手,“諾末將這就去安排。”
“嗯。”
關興點了點頭,繼續驅馬緩緩巡看著地勢,尋找最恰當的攻城地點。
雖然這座低矮的城池,想攻破并不難,但他本部兵馬才七千余人,經不起太大的消耗。
不然攻破了城池,領軍去與鄭璞會合了,也沒有足夠的兵力接應姜維部。
不用多想,孤城受襲之際,任何守將都會下令用亂石堅木等將城門給堵死。想攻破,就只能依靠蟻附攀爬上城頭,而蟻附便是死傷最眾的攻城方式。
他乃名將之后,絕不容自己背上不善戰之名。
抑或者說,他心中一直憋了一口氣,要為先父正名。
雖說,昔日襄樊之戰的敗北,乃非戰之過。
但他也無法否認,失去了荊州,是引發大漢式微的主要誘因。
不管出于報效大漢的誠心,還是想挽回父輩名聲的私心,他都不敢有半點疏忽,再微小的細節都親歷親為后,方能安心。
三日后,漢軍攻城。
關興自領著四千士卒從南城門而攻,閻宇則是別領三千圍攻東城門。
戰事甫一開始,便陷入了白熱化。
因為二人不約而同的,屆是領著部曲親冒石矢為先登。
不是他們冒失。
而是招降的書信被箭矢帶入城內后,效果很不錯。
那些河西豪右的部曲,并沒有想為魏國盡忠,與守將尹奉共赴死的決絕。
當聲稱“降者可授田”的招降書信內容傳遍城內后,許多豪右部曲便趁夜色,用繩索溜下城墻,前來漢軍營地投降。
反正他們的家眷又不在此地,降了,尹奉也無法追責。
關興與閻宇便是基于此,以敵士氣已然崩潰,便想用兵鋒之威徹底摧毀他們的斗志。
孤城不守。
一人潰,則眾皆潰。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