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需要。
親自操練士卒演武的他,對前軍有十足的信心。
若是說當者披靡,丞相不會如此自夸;但是臨陣時士卒依托車陣御敵不動如山,讓魏軍無法沖破陣型,還是有這個自信的。
而且,漢軍并不是完全沒有后手。
厚厚的中軍前方,乃是兩千四百重步甲士。
拜昔日右扶風陽城野外一戰,魏延繳獲了大量的重甲所賜,大漢也有能力組建純重步的三校別部了。就算是左右兩翼吃緊,中軍不得不去支援,有這支重步卒在,魏軍想直取中軍也不可能。
雙方都有所倚仗,都先行保障了不會敗北的后手。
亦讓大戰各在自的期待徐徐展開。
魏國右翼的將領乃夏侯霸,他所領的士卒,多是從冀州遷居來關中的黎庶。
歷經數年的演練,戰力頗為強悍。
但他對面的漢右將軍吳班,無論戰略還臨陣經驗,都要比他強了太多;且吳班為人豪氣果烈,士卒皆愿為之死力。
是故,縱使夏侯霸所督兵力更多,卻無法沖破吳班的陣型。
雙方士卒喊殺聲如雷,如火如荼的膠在了一起。
短時間內,是不會分出勝負的。
左翼則是不同。
魏國乃魏將費曜所領,士卒多是來自民風彪悍的安定、北地二郡。
關西兵強,習長矛,非精選前鋒,則不可以當也
雍涼邊陲之地的士卒,素來以勇猛善戰聞名。
在戰鼓剛響徹戰場的時候,他們一手執著厚厚的生牛皮大盾,一手執著長矛,腳步整齊的步步向前。
漢軍對上他的,乃是虎步監孟琰。
虎步軍,乃是昔日征伐南中時,收降孟獲與投降的殘兵與南人豪族的部曲組建而成,人人逢戰當先,同樣是悍不畏死之徒。
抑或者說,于少文學寡禮儀的窮山惡水中生存下來的人,皆不是易與之輩吧
也不避免的,這兩部士卒的鏖戰,成為了此戰勝負的天平。
“嗡”
“嗡”
雙方距離約摸只有了八十余步的時候,曹軍的陣中便連續發出了令人心悸的聲音。
無數的箭矢,高高的拋向天空,同蝗蟲席卷而來,遮天蔽日。在陽光中劃了道優美的弧線后,便如帶著死亡的微笑,往對方兵卒的血肉之軀扎去。
很常規的戰術,以拋射掩護士卒們沖鋒。
“舉盾”
各級將佐的呵斥聲,在戰場上起伏。
密集拋射的殺傷,雖然沒有準頭,但勝在覆蓋了整一片區域。
讓漢軍不得不相互依偎,庇護在盾牌下。
偶爾有些倒霉的士卒,遇上了落點刁鉆的箭矢,便是被鉆進脖頸的身亡。
但比起沖鋒而來的魏軍,他們是幸運的。
依托在武鋼車后的強弩手,還有可以連續傾瀉弩矢的巨大元戎弩,可不是魏軍兵卒手中木盾能抵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