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嘣”
“嘣嘣”
在強勁的弩弦聲中,魏軍士卒各種凄厲的慘叫聲,也開始連綿起伏。
在這一刻,生命沒有了貴賤之分。
只不過,雙方短短的距離,在雍涼兵卒的悍不畏死下,讓漢軍的強弩逞威無法太久。
挨過兩三波弩矢后,他們便沖近了武鋼車陣前的鹿角及拒馬槍處。
“殺”
依然大聲吼著整齊戰歌的魏軍,口中猛然爆發了一聲暴呵。
沖著最前排的士卒,十分有經驗的俯下身軀,將腦袋藏在了厚厚的木盾下,猶如一只紅了眼睛的公牛,猛然發力虎躍撞去,用身軀的重力撞開鹿角叢。
這是最有效的做法。
如果用手搬開或者挑斷繩索,他們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也要迎接更多的弩矢。
野外擺陣的臨時鹿角叢,并不算太密集。
在魏軍陸續沖撞下,下便肢解或歪開,露出了稀稀落落的通道,也讓滿臉決絕的雍涼魏軍,靠近了武鋼車過來。
“殺”
兩軍撞在了一起。
刀鋒,矛刀,在各自眼中迅速的靠近,變大。
殺人,然后被殺,反反復復。
從窮山惡水中練就堅韌信念的士卒,寸步不讓,在戰場上奏響了死亡旋律。
視死如歸的喊殺聲,撲倒在地的悲鳴聲,永無休止。
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武鋼車陣前堆積了足夠高的尸體,亦讓漢軍失去了掩體的優勢,在魏軍源源不斷的沖擊下,終于演變成為了短兵相接。
魏軍付出了兩千余人的折損后,終于將漢軍右翼前排的車陣沖破。
但當他們卻無法繼續擴大戰果。
沒有武鋼車依托的漢軍,以屯為單位結成了小圓陣。
從蒼穹之上俯瞰,黃色軍服的魏軍猶如洪水蔓延而來;而紅色軍服的漢軍卻猶如汪洋中一座座小島,連綿一片,彼此呼應,構筑了一道懸崖峭壁。
死死扼住了洪水的泛濫,任憑它如何沖擊,都巍然不動。
一刻鐘過去了。
兩刻鐘,半個時辰,一個時辰
戰鼓震天,喊殺聲如雷,魏軍依舊如驚濤駭浪,漢軍依舊如堅韌礁石。
魏軍后方巢車上,目睹著戰場的大司馬曹真眉目深鎖。
他低估了漢軍的韌性與頑強。
明明費曜都督軍殺入漢軍陣內三十余步了,漢軍中軍卻沒有去支援。
而在漢軍中軍的丞相諸葛亮,同樣凝眉成川。
他也沒有想到,魏軍都死傷了那么多,卻依舊士氣如虹,攻勢不疲。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