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他們有一次在夜色的掩蓋下,讓兩千精銳將士匍匐在雪地上來襲。
但被夜里值守的漢軍暗哨發現,徒留數百具尸體無功而返。
另一,則是內圍更容易防守。
連橫的車陣架上木板,化雪水澆上,便成為了一座堅固冰城。
亦成為攔在逆魏與漢軍之間的一道天塹。
光滑的表面讓攀爬無從借力,只需澆水就能修補的便利,讓破壞無從談起。
更小的受攻面,讓士卒們可以輪番作戰,減少了精疲力竭而被殺的可能。而且外圍凍得僵硬、橫七豎八的敵我袍澤尸體,也成為了絕佳的路障。
李默從軍近三年了。
早就習慣了生離死別,所以很敏銳的感受到,進入內圍后將士們的士氣變化。
最先在外圍時,逆魏不計死傷的強攻,己方戰損人數日漸增多,讓那些新卒、屯田兵神情惶惶,私下常偷摸耳語質疑鄭護軍聲稱諸葛丞相會領軍來援的真偽。
進入內圍后,這些聲音便消失了。
并非是麻木絕望了。
而是他們感受到了,己方至少能堅守到來年春暖花開的時節。
那是堅守內圍半月以來,每日死傷很少、斬殺很多鼓舞起來的士氣。
鄭護軍麾下的五百重步卒參戰了。
逆魏每次來攻,牙門將劉林便會領著五百重步卒出擊。那些披著重甲,沉默揮刀的高大背影,步步向前當者披靡的殺戮,太令人心安了。
逆魏對此沒有破解之策。
微微傾斜的半山坡、兩三尺深的積雪,讓他們的重步卒無法爬上來進攻。
尤其是,逆魏如今的攻勢也隱隱有萎靡之態。
常堅守在第一線的李默明顯感受到,那些逆魏士卒踏著小鼙聲來進攻時,眼睛不再嗜血通紅,目光不再帶著斬首獲賞的狂熱;就連奔來的步伐都慢了許多。
有營寨依托的漢軍,都戰損了近四千士卒,他們自是更多。
至少,有萬余將士了吧
這是李默心中的預計。
他知道自己從一介伍長變成都伯,還有一層緣由,是有八個魏卒都被他用長矛捅死了。
其他袍澤,就算殺得少了些,也至少一人有斬兩首之功。
逆魏的士卒久攻不下,死傷慘重,又如何不士氣低迷呢
進入內圍的第六日,逆魏將招降書信拋射撿來,就是最好的證明。
孰人都知道,鄭護軍上一次在蕭關道堅守時,麾下將士十不存四,依舊面對數倍魏軍誓死而戰。
如今逆魏連攻破內圍的希望都沒有,竟還想著招降
什么“降者免死、人盡賞萬錢、將佐皆職遷三級”等等,簡直荒天下之大謬
鄭護軍乃天子連襟,彼逆魏有何恩榮可賜下的
那雒陽曹叡不是子嗣都夭折殆盡了嘛
哎
要是張樂當時沒有臨陣畏縮,說不定也能積個斬首之功,升遷榮歸呢
心中嘆了口氣,佇立在牙旗旁邊的李默,矮身伸手輕輕將張樂竹片牘上冰凌抹去,隨后便席地而坐,將今日攻防狀況以及瑣碎,絮絮叨叨說于亡魂與寒風聽。
“今日朝食,每人都分到了三片肉我分到的很肥美,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