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料到,不過是正常的軍情傳遞罷了。
而事實上,鄧艾不知道的是,日暮時分歸去的司馬懿,還盞燈獨坐思慮了好久。
郭淮此番遣信使來,乃是求提前出兵支援河西。
但司馬懿回絕了。
倒不是覺得郭淮將略不足,或是出兵之舉不妥。
相反,他暗中還感慨了一聲“此乃良將也”,也終于知道為何已故的曹真先前為何對郭淮十分器異、青睞有加。
郭淮的書信中,先是明言了自身判斷涼州恐不守的緣由。
比如拿先前蕭關、鹯陰城塞兩座險隘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失守,聲稱逆蜀常有出人意料之舉,僅憑魏平與賈栩二人的將略難以匹敵。
還分析了涼州的現狀。
謀私利者比比皆是河西,無須多言。
賈栩所聚攏的三萬聯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若戰事順利還好,在戰利品與朝廷嘉獎的刺激下,他們定會誓死影從;但若戰事稍有挫折,他們就會相互推諉指責、裹足不前,進而演變成為不歡而散。
如漢靈帝時,韓遂與馬騰擁王國為主,裹挾十數萬兵馬入寇關中三輔。被皇甫嵩與董卓擊敗后,各部歸來劫名士閻忠為主不利,便開始相爭權利、更相殺害。
一群各懷鬼胎之徒,焉能抵御漢軍兵威邪
擁兵兩萬蜷縮在金城郡的魏平,亦有很大內部的隱患。
在金城郡招募的將士,會因顧及家眷而經不起漢軍的招降;而非本地的將士,則會覺得魏國將他們當成了棄子,心生怨恨之下,失去與城共存亡的決絕。
隨后,郭淮亦對應的,提出了策應涼州戰事的兩種方案。
其一,乃是他打算督領本部萬余人沿著烏水河谷而北,再折西至屈吳山脈斷裂處水泉沙河駐扎,威逼鹯陰城塞的后方,令魏延不得不分兵歸來顧后方,減輕涼州守軍的壓力。
另一,則是請司馬懿從關中調撥三千精騎與他,以一人兩馬的配置,取道烏水河谷北上,從鳴沙山繞過屈吳山脈進入媼圍縣。
此舉若是成行,不管是他與鮮卑拓跋部小帥戴胡阿狼泥合力滅掉叛將姜維部,進而襲擊魏延的糧道;還是徑直趕至武威郡與賈栩合兵,都能鼓舞起河西聯軍與金城將士的士氣。
因為只要他領軍到了,就是魏國對涼州士庶的表態。
足以證明魏國并沒有放棄他們。
讓所有人都相信魏國大軍不日將來涼州救援,他們只需要堅守數月就能迎來勝利、來豐厚的戰功賞賜。
至于出兵最難的問題,糧秣供給,郭淮也給出了可行的建言。
以加大高平城軍市的貿易份額,換來南匈奴左賢王劉豹與鮮卑拓跋力微二部的供給。
不需要擔憂他們不愿意承擔。
以如今河套兩雄相爭的局面,魏國開軍市的輜械,就是分出勝負的外力。他們二人都會擔憂,若是自身不愿置換物資而對方置換了,自己的部落將迎來末日。
亦然是說,出兵的所有謀算,郭淮都一一思慮妥當了。
僅是差司馬懿首肯而已。
然而司馬懿還是否了出兵的建言。
因為他覺得,郭淮離開雒陽廟堂太久了。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