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伏兵速走”
各種凄厲的吼聲、歇斯底里的尖叫,在魏軍斥候陣內連綿起伏。
亦然,皆返身而逃,死命催促著戰馬疾奔,想逃離從獵人轉變為獵物的命運。
但剛剛才歷經急速追逐的戰馬,馬力還剩下多少呢面對漢軍騎兵以逸待勞的誘敵深入,他們又如何能脫險呢
五里的距離,對于極度馳騁的戰馬而言,不過須臾之間。
領著騎卒而來的姜維,親自舉著旌旗縱馬在前,雙目如鷹隼般投向正在倉皇東逃的兩百余騎魏國斥候。待看到他們亂作一團,已然沒有任何隊形可言時,便側頭下令,“吹牛角”
旁邊的親兵不敢怠慢,快速將將背上巨大的牛角放在嘴上。
“嗚嗚”
低沉而哀怨的牛角號,響徹了戰場。
只見原本一字長龍而來的漢騎,陡然從中間裂開,化作兩只長蛇一左一右往魏國斥候包抄而去,僅僅追擊了一刻鐘便近了身。
“殺”
蹄聲急促,長矛突刺,刀光匹練
而赤色的大漢旌旗,依然如離弦的箭矢,貼著軍心大亂的魏軍斥候兩側而過,抽絲剝繭般一層層收割的性命。
一時之間頭顱飛紛,鮮血飛揚
在戰馬嘶鳴和受創者哀嚎中,還迸發了響徹荒谷的宣言。
“大漢”
“威武”
僅是一輪的擦身而過,跌落馬背的魏軍斥候便有四五十騎。
且左右兩支漢騎依著充沛的馬力,皆沖過了他們的前頭,斷絕了他們想逃歸的希望。
是故,當“降者免死”之聲從漢軍口中發出時,除了個別依舊馳騁而被殺的倔種之外,他們皆勒緊韁繩止住戰馬,棄械下馬伏地請降。
隨后,漢軍將他們依著漢家子與匈奴分開押歸去。
至于鮮卑俘虜,姜維則是下令將戰馬與軍械皆歸還,然后好言安撫一番,放了
如此行事,隨來伏擊的張特很不解。
躲入烏鞘嶺山石逃過一劫的十余魏國斥候,同樣心有不解。
在先前追逐漢軍斥候時,他們因為下馬取被射殺的漢卒作戰功憑證,故而也幸免了被伏擊。
注1疏勒河西端從昌馬峽谷流出時,先是滲透到礫石密布的戈壁灘下形成無數條暗流,在戈壁地下穿行四五十公里后再冒出地表,匯集成疏勒河下游河道。此種現象被稱之為“潛行”,古人因此命名為冥澤。
7017k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