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月了。
天空半陰不雨,微涼的吹皺了渭水面,蕩起了波光粼粼。
若是將釣起幾尾鮮魚的閑暇揉入剛剛秋收入庫的喜悅心情,那便是人生的歲月靜好。
但鼓角爭鳴的金戈鐵馬卻是破環了這一美景。
司馬懿終究還是下定了決心,率軍追擊正欲罷兵歸去的漢軍。
雖然他對追擊并不抱有多少勝算。
孫子軍爭篇有云,“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
彼蜀相諸葛亮自入右扶風以來,并沒有驅兵攻打城池抑或長驅爭利等舉措,是故亦無有師老兵疲、士氣萎靡之說。
面對陣列森嚴、井然有序退兵的漢軍,魏軍追擊并不是上策。
但司馬懿委實不得已啊
鹯陰城塞之困已然被解了,魏國損耗無數糧秣輜重、動用十數萬大軍發起的戰役,任誰都無法心平氣和的去接受無疾而終的結果。
尤其是夏侯儒亦戰死了。
戰略失算的罪責,雒陽袞袞諸公不會歸咎于一意孤行發起戰役的天子曹叡身上。
唯有身為雍涼都督的他,在責難逃
任職都督的數年期間,他就一直被腹誹“畏戰”。
若今優勢兵力在握,還坐視蜀軍進退關中自如而無有舉措,便不止各部將率認為他“畏蜀如虎”,而是天下人皆以為然矣
莫要懷疑這點。
追隨他多年的心腹部將牛金,這幾天亦數番慨然請命率軍追擊了。
雖然他口口聲聲所言的緣由,乃是想一雪前番督軍攻蜀營寨不克的恥辱。
但司馬懿知道,牛金是趁機表明態度不止原先隸屬曹真的雍涼各部不忿逆蜀來去自如,就連從荊州隨他來關中的將士都不堪此辱、都求戰心切
是的,在五丈原對峙的近月時日里,魏軍已然試探著攻打過一次蜀軍了。
他在督促其他將士搶收屯田之麥時,還讓牛金督領本部萬余人,試著攻打落營在斜水入渭水口的孟琰部。
本意乃是想看看關中主力在休整兩歲有余后,是否可與漢軍勢均力敵、不相上下。
若可,他便以大軍悉數出擊,以優勢兵力將蜀相諸葛亮困在關中,逼迫漢中郡的兵馬出來救援進而,達成令逆蜀刀兵不休、民生與財政崩塌的目的。
但若弗能,他便繼續按兵不動,以更充足的糧秣好整以暇,坐等蜀軍糧秣將盡不得已前來攻打他的營寨。
但試探的結果令他悵然。
牛金乃是勇將,麾下萬余人亦可號精銳。
但孟琰部依著斜水武功水的天然地利,以強弓勁弩遏制魏軍渡河,令牛金一籌莫展。
無他,魏軍近逆蜀元戎弩五十步內,幾有生還者
魏軍僅僅是試探了三日便傷亡了八百余人,連搭建渡河的浮橋都無法做到。
無奈之下,唯有罷了繼續攻打之念。
不過,若是追擊而戰,逆蜀的元戎弩便不足為懼了。
那巨大且笨重、需要數人方能操作的元戎弩,逆蜀在退兵時必然要拆分了才能運歸去,自然不能用來遏制魏軍的追擊。
這也是促成司馬懿打算追擊的緣由之一。
谷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