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才剛邁入而立之年不久,但容貌看起來卻已然如四旬了。
未老,而先衰。
“勞劉君掛念。”
微微頓了下,鄭璞囅然而笑,“我少時便體弱,故而老態早生。不過,劉君莫過多在意,他日朝廷起兵伐關中,我仍能督兵為國討逆”
“壯哉”
頓時,天子劉禪拊掌而贊,“子瑾豪氣不減當年不負我大漢干城之名也”
大漢干城
我何時有此謂了
聞言,鄭璞不由訝然,眸露疑惑,“劉君之言,我弗能解也,還請明言賜下。”
“哈,子瑾竟未知邪”
天子暢聲而笑,拉著他往校場點將臺而去時,低聲解釋了一番。
原來,在春耕三月時,吳國孫權便再度遣使者來訪,意圖以生絲與金鐵等物繼續維持雙方的戰馬貿易。此舉在朝廷意料之中,且丞相亦早就做過定論,故而沒有引起什么波瀾。
不過,此事鄭璞歸來成都之前便知曉了。
蓋因孫權此番陰襲合肥得手、多年夙愿得嘗,乃使者給鄭璞給帶來了許多禮物作為昔日籌畫的答謝。
的確是很多禮物。
金銀絲綢一堆,且水精、蚌珠、大珠等貴重之物各五斛,尚還有三十余張虎皮
那時從隴右歸來成都之途的鄭璞,聽聞留守成都小宅的扈從鄭乙書信告知后,心中便大罵孫權乃宵小之徒、江東皆是用心險惡的鼠輩
無他,因為類同的下作伎倆,孫權已然不是第一次使用。
比如昔關侯鎮守荊州時,孫權便遣使為子求關侯之女為妻。
孫權乃江東之主,若想聯姻加固盟約理應遣使問先帝劉備的子女才對,哪有直接去尋大漢鎮邊的督帥關侯
如此行徑,分明想陷關侯于不義,是故意挑撥先帝與關侯的君臣關系嘛
今贈厚禮于鄭璞亦是如此。
鄭璞乃大漢臣子,出使時的一言一行皆是代表著大漢。
如果孫權果真感激的話,也應該是以盟國之禮,將這些禮物作謝給大漢朝廷才對
哪有給他一個臣子的
當然了,這種下作伎倆對于鄭璞而言不值一提。
今日被召來時,他便讓扈從將這些江東謝禮盡數攜來轉給天子,當作給朝廷組建羽林新軍之用。
那時吳使贈禮他不在成都,無法回絕。
如今歸來了,那就將此些禮物轉給朝廷,以免受他人腹誹。
但他不知道的是,吳使攜來的國書上,還對他極盡贊美之辭,將他夸成了大漢的國之干城、有若昔張良陳平之能
一番低聲解釋罷,天子還挑眉笑道,“子瑾之名不僅威震逆魏,且令江東仰慕有加,可謂已然得國士之譽乎”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