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遂驕橫,不謹,與皇孫爭,毆之。蜀記曰倫所毆之皇孫即昭文帝也。
璞聞,怒,以劍鞘折其腿,曰“仍不端,我必金日磾也”上聞之,責璞過,璞對曰“不欲寬一子而令宗族覆滅也”蜀記曰倫自此行走需拄杖。
上遂止。
張氏知璞性剛,懼,遣倫歸廣漢什邡。
倫歸,潛心習經傳,復設蒙學,五年不出桑園。
舉孝廉,州舉茂才,辟公府,皆不應;帝召倫歸長安,許公主,倫請母辭曰,“身殘之人,豈可尚天家之女。”
上意固,遂婚。
倫喜律令,授御史,以廉稱;遷黃門侍郎,敢直諫,面折大臣于朝,紹武帝嘉焉。出冀縣令,遷巴西、蜀郡太守,所在皆政化大行,百姓稱之。
會璞薨,守喪。
孝滿,授法曹掾,稍遷為廷尉。
紹武帝侍宦犯法,倫依法錄之,帝遣人寬曰,“久侍有勞,可免一死。”
倫不聽,依律殺之。
帝怒,責曰“君父之言,猶不從邪”
倫對曰“國法不可廢。猶記昔丞相執國,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帝釋然,贊曰“汝有璞風也”
是時,關中功勛貴戚之家尤多,常有不法之事,郡縣不能禁。
帝乃以倫為司隸校尉,謂諸功臣曰“當防鄭倫朕侍從犯法猶不能活,必不私諸卿也。”
倫在職七年,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彈邪繩枉,斬伐不避權貴,由是關中風化肅然,士庶皆安。
司徒有缺,倫為眾議所歸。
倫嘆曰“三公論道之官,無其人則缺,豈可以身殘之人忝之哉”
固辭不受。
昭武帝命倫以長史行司徒府事,不設公。
昭襄帝即位,復欲倫為司徒,仍不受,遂以倫錄尚書事。
翌年,昭文帝即位,私召倫曰“卿不居司徒,當追昔毆朕之罪”倫俯拜口稱愿死,帝嘆,不復強之。
六十三,喪。
葬昭武帝陵,追贈司徒,謚曰威侯,子章嗣。臣松之桉璞父子皆葬帝陵,古今唯此殊也。
璞少子休,字敬異。
容貌肖外祖,身長八尺,極雄壯。
年十五,入宮為郎,皇后見而掩面,涕曰“見休,思先父與大兄也。”
昭武帝問其志,休答曰“好為將。”帝以璞功績勉之,休復曰“大人在外,功可得,休在內,功弗可立。”
帝壯之,授假司馬職,遣入關興軍中。
關興見之心喜,修書與璞約為兒女姻親,年二十,為校尉。
隨姜維入河內,力戰有功,遷騎都尉,會璞薨,扶棺歸長安,昭武帝執休手曰“璞不壽,卿當繼耳”
孝滿,轉偏將軍,隨姜維平冀州,后隨趙廣破幽州。
休鷙勐壯烈,勇略冠軍,有璞籌畫之能,兵鋒所向,無不破者,累功拜為平北將軍。
時昭武帝年歲高,而魏吳猶存,欲擢休位為后計,乃遣休將兵兩萬取遼東。蜀記曰紹武帝本授休四萬兵,休回曰“幽冀皆復,遼東冢中骨耳,臣只需兵兩萬,必可蕩平余孽”帝嘉之,遣使奉醴醪至幽州為休壯行。
兵發,一歲討平歸長安,屯黎陽。
時關興、傅僉征荊北,吳求魏援,魏以司馬師將兵臨宛城、夏侯獻與武陔將兵臨白馬。帝本以姜維都督各將卻敵,維已染疾難行,遂以休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