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數邀戰,魏軍不出,相持不下。
鄭璞星夜行軍,先于魏軍至廣成關,晝夜強攻。
王基與夏侯玄至,恐關隘有失,由是復督兵進,璞乃返軍與之戰,大破之,基等敗走。
復還攻廣成關。
六月,拔。
驅兵北上,自將兵臨尹闕關,遣傅僉別攻大谷關,十月皆拔之。
司馬師堅壁清野、死守城池。
時王基與夏侯玄收攏敗兵從虎牢關入,屯偃師;時夏侯霸戍守弘農郡,聞璞兵臨雒陽城下,乃引兵入雒屯谷城。
十一月,璞至雒陽城下,不困城。
引兵北上奪孟津、小平津,分兵渡河與姜維大破陳泰。
復炎十二年。
二月,逼退夏侯獻,盡據河內郡。
璞留王平萬余人守孟津,傅僉五千人戍小平津,藏姜維部于波縣,自引兵入冀州魏郡,多布旌旗、大作鼓吹,至朝歌望鄴城。
由是鄴城震怖,急招各地兵馬勤王。
魏主以司馬師部留雒,令王基、夏侯霸、夏侯玄等部歸河北救鄴城。魏略曰基等人奉詔離去,司馬師掩面而嘆,曰“何其愚哉雒存,則鄴不可破,此必疤璞聲東擊西之計也恨廟堂諸公盡庸碌,無一人識破,竟被疤璞玩弄于掌中雒不可守矣鄴亦必失矣”
五月,璞見魏將基等皆至鄴,乃傳書姜維。
姜維遂渡河入雒,臨城。
城內兵寡,將士因魏主久居鄴城,人無戰心,司馬師以不可守,引兵突圍走虎牢關。
師既走,雒陽各縣及弘農傳檄而定。
七月,維遣王平攻虎牢,自引兵赴魏郡鄴城與璞合兵。
八月,至。
璞以虎符予之,令維督各部北上攻鄴,自屯朝歌護大軍糧道。蜀記曰璞入雒后復染病,令左右不可外傳,至朝歌已臥榻不起,故盡付兵于姜維。
昭武帝知璞軍臨鄴,大喜,乃盡發隴右、漢中、關中之兵益之,欲虜魏主曹芳、滅魏。
十一月,姜維破夏侯霸營。
復炎十三年。
二月,破王基營,五月,復破夏侯獻營。
魏君臣皆怖懼,曹芳分宗室封于冀幽各郡、封各督將為郡公,戍之,用王肅策奔譙。
鄴城遂破于八月。
報傳至朝歌,璞嘆曰“無憾矣。”
是夜,薨,年五十四。蜀記曰璞清身奉公,賞罰明斷,善恤卒伍,督兵三十余年賞賜盡與士卒,及薨,舉軍慟哭。
昭武帝聞,出百里迎棺,涕零不止。
追贈大司馬。世語曰姜維盡復冀州,朝臣皆議維功當居大司馬,昭武帝聞,掩面泣曰“恨璞未居大司馬也”此后季漢不復設大司馬職,得位者皆追贈。
謚曰景武。
葬廣漢什邡湔江畔,帝遣皇子入蜀祀以太牢。蜀記曰璞遺書歸葬桑梓什邡,紹武帝不弗其愿,乃取璞配劍、竹笛封存。及帝崩,遺命以璞劍、笛立衣冠冢陪陵。
子倫嗣。
倫,字敬序,皇后之妹張氏所出。
少小頑劣,及遷都長安,上為璞起府邸,由是張氏常攜倫入宮中。
昭武帝尤愛之,遣與皇子同學書,稍長,為郎,出則驂乘,入侍左右,嘗謂曰“倫猶我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