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妘宇然斬釘截鐵,“起碼我不笨。”
“喲,”金暮黎哈哈大笑,“你知道自己受寵啊。”
妘宇然扭頭輕哼,一臉傲嬌。
魏庭枝摸摸他的頭,才道:“吏部尚書王大人是何反應?”
“他啊,”陳掌柜嘖嘖,“今日早朝想以辭官相威脅,未曾料,長公主竟然留都不留,直接應下。”
幾人愣了愣,齊聲大笑。
金暮黎道:“這回虧大。”
“可不是,”陳掌柜笑道,“那條繩上的螞蚱全急眼,互相配合著想出言挽回,奈何長公主半點兒面子不給,還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日出日落不受任何人影響,朝廷并非非誰不可,天大的才華,都不是無可替代,想走,就盡早脫帽,有的是人排隊等位。”
“牛掰!”
“痛快!”
“一針見血!”
金暮黎、妘宇然、魏庭枝分別給出評價。
“北方貴族和官員本就不待見南來進士,好不容易出個狀元都會明里暗里排斥,如今……”陳掌柜搖搖頭,“王世充因貴妃而快速爬到吏部尚書之位,并因他的大力引薦,帶動一大批南人官員,現在可好……”
魏庭枝嘆道:“盡毀。”
“不就走他一個么,沒有盡毀啊,”妘宇然想法單純,“株連九族都株連不到同事身上,其他人繼續做官唄。”
陳掌柜等人:“……”
大家向他投去同情又羨慕的目光。
魏庭枝摸摸他的頭,給他夾塊魚腦:“涼了,快吃吧。”
“哦。”
妘宇然覺得好像哪里不對,卻還是埋頭吃起哥哥夾的菜。
之后,眾人連續幾日在茶樓、酒樓輪流聚餐,笑看朝堂熱鬧。
百里釗監國第三天,內閣上奏疏,吏部人事微調動,吏部侍郎接任尚書之位,曾在翰林院任《應天大志》副總裁的袁虹入吏部。
編撰《應天大志》時,內閣前首輔和大學士陸嚴任總裁,袁虹的副總裁之位乃前首輔推薦,之后因前首輔被彈劾調離京都,還未進一步發展,便再度沉寂下來。
以為自己要因政治斗爭、在翰林院做一輩子七品編修的袁虹,做夢都沒想到還會有翻身的一天。
一切都是按傳統規矩辦,推薦袁虹的奏疏也是由三位閣臣聯名呈上,沒能借機安插自己人的黨派即使不滿,也很難挑出毛病。
誰都不知,袁虹上任當晚,便接到宮中密信,上書八個字:保持中立,效忠皇上。
長公主監國第四日,調整朝會時間,三天一小朝,七天一大朝。
同時,站位被重新設計,排成多列,以免后方朝臣離御座太遠,聽不清朝議內容是什么。
品級低的臣子簡直熱淚盈眶。
上朝時,他們這些小官說不上話的原因,其實不僅僅是沒地位,而是云里霧罩,摸不著頭腦,同僚若相詢,也同樣莫名其妙。
偶爾需要回話,更是答非所問,驢頭不對馬嘴,令人氣惱。
之前因此挨過板子,廷杖取消后才好過一點,而皇上似乎也意識到什么,再也沒讓他們參與,國之大事小事,皆由前排重臣討論定下。
如今,終于有人明白他們心里的苦,還把位置調整成理想模樣。
但長公主說什么?這是陛下的意思?皇上閉關前讓她這么做的?
陛下還囑咐,以后上朝時,所有六十歲以上官員皆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