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自己當書生,你就永遠是個書生了。別把自己鎖的那么死嘛。
至于我的話。真要是我出征我帶一個八里營就夠了。
你爹來的話肯定是帶著兩個輯虎營上了,就那點流寇還不夠北邊韃子沖的呢。
戚準的話應該是一個先登營再加一個神機營,他掃蕩海賊這幾年火器用的精通。“
蘭子義說道:
“太尉這么有洞見,竟然把我爹和戚準看的如此通透。、
只是太尉說自己帶上八里營就夠恐怕是小瞧賊寇了吧?八里營只有一萬人,全是步兵,怎么能打得贏十幾萬反賊?驕兵必敗,太尉可不要說大話啊。“
張望笑道:
“蘭家小子,你可還沒見過老夫我的身手呢!讓我帶上一萬步兵,一個能當十個用。若有機會交手老夫一定教你這個小子怎么帶兵打仗。”
蘭子義聽后也哈哈大笑,然后說道:
“如果真有那一天,那可真是多謝太尉賜教了。
差點忘了問。太尉可知京營軍士戰力如何?“
張望聽后說道:
“京營將士多是從禁軍諸營中選拔而來,體格健壯,訓練有素。只是京營駐守京城,未經戰陣,經驗不足。而且基層將校買官捐官,渾水摸魚的不少,也是一大隱患。不過各地駐軍都有這種情況,也算不上是致命傷。總的來講打流寇夠了。“
蘭子義聽罷抱拳說道:
“子義領教了,今天的確不虛此行。多謝太尉!”
張望說道:
“衛侯切記,兵聞拙速,不貴巧久。
京城離江陵千里有余,出征之后一定要想方設法快速行軍,最好能打賊寇一個措手不及,最壞不可讓賊寇離開江陵流竄到其他地方去。一旦賊寇流竄又沒有援軍可以堵截,那大軍就會被賊寇牽著鼻子走,跟著一起四處流竄,時日一久,糧草跟不上,士氣低落,說不定會變生肘腋。“
蘭子義聽著點點頭,問道:
“那么依太尉之見,賊寇下一步會想哪個方向逃竄?”
張望答道:
“流寇那對付就是因為不好判斷他們行蹤。我也是能是猜猜而已。
往西進入天府道路太難走,
往東順江而下倒是可以沿途劫掠郡縣,收集糧草,但是越往京城方向官軍越多,太危險。
南邊已經被他們搶過一回了,回去會餓死。
如果我是流寇那我就向北渡江。“
蘭子義說道:
“可是北邊已經有舊都過來的禁軍了,還有大江天險。往京城走都怕官軍的話又怎么會往北邊碰石頭呢?“
張望笑道:
“你都覺得不可能,江北鎮守的禁軍也不會覺得可能,那你覺得他們會怎么防守呢?況且只要擊敗江北禁軍短時間內就不會有其他阻力,而向京城方向走阻力只會越來越大,這可是明擺著的。”
蘭子義聽后若有所思的想了一會,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張太尉說的也確實在理。
當晚蘭子義又與張太尉聊了許久,直到深夜入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