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官員似乎都喜歡沿蔥河兩岸置辦宅邸,想來其實不難理解,蔥河兩岸,嫣紅柳綠,風景宜人,在這附近置辦宅邸不僅可以賞風觀景,還能彰顯宅子主人的高雅品味。
蘭子義此時此刻正與仇家父子并驥徐行于蔥河西岸,一邊賞風景,一邊往李澄海府邸去。這還是蘭子義頭一次出門沒帶桃家兄弟,一來蘭子義今次是去中堂處,不是上戰場,沒必要帶桃家兄弟,二來桃家二郎、三郎已經被蘭子義派出去忙,不在身邊,桃大郎剛娶了夫人回家,每日醉在溫柔鄉中,今天也沒有主動要求跟蘭子義出門,或許桃逐虎不來也有昨天和仇家父子鬧得不愉快的原因,不過那就不得而知了。
月山間倒是跟蘭子義跟的緊,即使男裝也要隨蘭子義出門,這自然是因為月兒身兼魚公公眼線,蘭子義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月兒怎么跟他他從來不去阻止。
蘭子義望著河岸兩邊密植的柳樹與梧桐,由衷地贊嘆道:
“好風景!”
仇孝直道:
“衛侯何不吟詩一首以盡胸懷?”
蘭子義笑道:
“我已經脫離詩社,不再附庸風雅,先生有意可以自己來。”
仇孝直笑道:
“仇某不敢。”
待仇孝直說罷,蘭子義又靜靜的騎在馬上看了會河邊的風景,騎在后面的月山間看見蘭子義額頭滲出汗水來,便催嗎上前,拿出用具倒了一碗涼茶遞上。
喝過茶水后蘭子義將水杯還給月山間,然后問仇孝直道:
“那李澄海究竟是怎么和先生說得?他有意直接請我去面談?”
仇孝直笑道:
“沒有,我連李澄海的面都沒見到。我不過是一介布衣,李澄海可是當朝軍機大臣,我哪有那么大面子見到他老人家。我只是通過他家府上人遞了衛侯的名帖。“
蘭子義道:
“那先生怎么確定李澄海愿意見我呢?“
仇孝直道:
“因為李澄海答應了。“
蘭子義問道:
“孝直先生難道換了李澄海的名帖回來?“
仇孝直笑道:
“衛侯啊,讀書人最好的是什么?自然是面子。當官的讀書人尤其好面子。他們不僅好面子,還要想法讓別人給他面子。我可沒那面子換回李澄海的名帖。“
蘭子義道:
“那先生怎么斷定李澄海想見我?“
仇孝直道:
“因為我聯系的那個李澄海府上人專程來找我,他說李澄海病風,每日嗜睡,平日從內閣回來后便靜臥榻上,從不見人。但代公功高位重,衛侯剿賊得力,衛侯若真有心拜訪,就算是只憑代公面子,李澄海也推脫不得。”
仇文若道:
“這已經是明明白白在開口請衛侯了。“
月山間則說:
“這哪里有請的意思?李澄海一個冢中枯骨還該傲視晚進,他有什么資格這么做?“
蘭子義聞言揮手制止月兒繼續發聲,他道:
“月兒莫要多言。我本就是晚輩,過去探望當朝中堂沒什么丟面子的。禮之用和為貴,能和就好,我沒什么好抱怨的。”
然后蘭子義回頭看著仇家父子與月兒三人馬上掛著的禮品笑道:
“所以兩位先生要我備好這些禮品,是吧?”
仇孝直道:
“正是,畢竟衛侯是要去看望病人。”
仇文若則搖頭笑道:
“唉,諸位大人們啊!圣人書讀到最后全成了繁文縟節,真是虛偽。”
蘭子義聽著仇文若的話,笑了笑,他又問道:
“李澄海宅子還有多遠?咱們已經走了有一會功夫了。”
仇孝直指著前面不遠處一間大宅院對蘭子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