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侯你怎么變成了這樣?若是以前你一定不會說出這種……昧良心的話來。”
蘭子義哼了一聲道:
“我的良心一直都在,只是章首輔把我騙得夠嗆,我現在沒那興趣去輕信他人。趙大人莫名其妙的提出余杭那一檔子事來是想如何?逼我承認那是我干的?”
趙庭柱聞聲抬頭搶過話道:
“死了六萬多人結果卻無人受罰,只有一個死了的千戶出來背黑鍋,天下哪有這種道理?”
蘭子義道:
“趙大人若是覺得事有蹊蹺便上書皇上把事情說個明白,用不著在我耳旁風言風語,臺城衛的事情由魚公公管,我個外人哪有資格插手。”
蘭子義一腔怒火在胸,辭色便也跟著燒起火來,他在說話的時候腦海里閃過的全是之前章鳴岳騙他的那些鬼話,還有之前趙庭柱專門晚上來說得那副大義凜然的套話,這些話蘭子義已經聽夠了,他守得騙太多。
趙庭柱聽著蘭子義的惡語相向,自己給自己到起了酒,蘭子義話說完時趙庭柱已經下肚了了好幾杯。帶蘭子義說完趙庭柱嘆道:
“衛侯可知今年這大正天下死了多少百姓?”
蘭子義道:
“沿江剿賊死傷遍地,流民布野,水旱大災南北大地多少畝田里顆粒無收?我親眼見過親身經歷過,我怎會不知死了多少百姓?趙大人跟我說這些有什么意義嗎?“
趙庭柱道:
“我知衛侯對我有怨言,可一事歸一事,衛侯你初入京城時可是意氣風發,心系天下。如今全天下的百姓都在遭難,難道衛侯就沒有那么一絲絲的念想去救他們于這水火之中嗎?“
蘭子義冷笑道:
“我是曾經意氣風發過,可這京城里容不下意氣風發的少年,我的心早就涼了。你說我有沒有心思救萬民與水火,我倒想反問大人你,您與章首輔等一眾大人高居廟堂,安邦定國是你們的份內之事,你們做了什么?“
趙庭柱答道:
“我們與章大人一道開南北大倉放糧,大正百年存糧都在此中,首輔大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留積蓄也要保全天下百姓,這得要有多大勇氣?衛侯乃是讀書人,衛侯可曾見過歷朝歷代有這樣做得?章首輔要是放到以前朝代,敢出這種辦法不被流放也是貶官。“
趙庭柱一席話說得蘭子義語塞,蘭子義低頭吃了半天菜才說道:
“這等災情也是前無古人,非常之事自然要取非常之法,再說章首輔提了辦法,要不是皇上同意,司禮監套印,事情也辦不下去。“
趙庭柱苦笑著搖搖頭,他道:
“衛侯,我們這些人每天都在為百姓盡心盡力,只為撐住這大正的江山,那衛侯你呢?你能為這些百姓們做些什么?“
蘭子義被趙庭柱說得心思有些亂,他問道:
“那你想讓我做什么?“
趙庭柱說道:
“現在乃是多事之秋,全國到處都是餓殍遍地,雖無外患但內憂已現,這正是需要朝中上下一心,共度國難的時候,可現在朝中卻是一團烏煙瘴氣。”
蘭子義淡淡的問道:
“誰在烏煙瘴氣?”
趙庭柱見蘭子義氣色多有收斂,以為他被自己說動,于是說道:
“那河的舊都太守羅應民,因自己貪墨太盛被御史彈劾流官外地,他治下一道今次遭災餓死最多,可現在那羅應民卻指使他人彈劾章首輔,這不叫烏煙瘴氣那可就有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