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小說中的生活和他們的生活同步了一樣。
伏特認為,為了看完這個故事,他可以等晚一些再離開巴黎。
……
差不多同一時間,庫倫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室。按照每天的習慣,他打開了門前的信箱,發現里面有一封信,蓋著法國王室專用的鳶尾花戳記。
來自王室的信?庫倫皺起眉頭,仔細思考了一下自己過去的研究——他畢業于巴黎軍事工程學院,過去幾年也一直在軍隊中服役,其實并沒有和王室有過什么接觸。
他略微思考之后,拆開了信。
這竟然是來自王儲妃的信——“親愛的庫倫先生,我誠摯邀請您來參加凡爾賽宮舉辦的電學及物理學研究沙龍,相信您會對議題非常感興趣。”
……
兩天后,一封信送到了里昂的法基斯莊園。這里是一望無際的櫻桃林,晌午時分,外面幾乎沒有人。
信差的牛車一直行駛到櫻桃林的邊緣,才遇上了第一個活人。
一個小男孩蹲在櫻桃樹下,不知道在搗鼓什么。
信差向他走過去,“有安培先生的信!”
“哦,好的——小心,這里到處都是螞蟻。”
小男孩接過信塞在口袋里,頭也不抬地喊道:“爸爸,你收到了一封信!”
沒有回應。
“爸爸!你的信!”
“爸爸!”
“……”小男孩無奈地扔下手里的木棍,繞開被他捅翻后螞蟻亂爬的螞蟻窩,掏出信來。
“怎么了?你叫我?”父親的聲音這時才遠遠地傳來。
可小男孩卻看著信愣住了。“咦?”
收信人的姓名是安德烈·瑪麗·安培,不是他父親的名字。
他的臉上涌出由衷的疑惑:“從巴黎來的……給我的信?”
……
此時,幾百英里外的凡爾賽宮里,尼古拉把手上的儀器扔到一邊,隨便拿本書出門,躺在了燦爛陽光下陰涼的樹蔭里。
剛打開那本書,一張折痕明顯的紙飄了出來。
上面赫然列了一串名字:查利·奧古斯丁·庫侖、亞歷山德羅·伏特、安德烈·瑪麗·安培……
“唉。”他把紙重新塞回書里,把書攤開蓋在臉上,躺倒下去。
這可真是群星璀璨啊。
生得早也是一種幸運,做的都是開創性的奠基工作。
暖洋洋的陽光隔著衣衫落在身上,讓人昏昏欲睡。
“……要是我的名字也能成為一個單位就好了。”
作者有話說:
是實際的采訪對話。
昨晚加班到十點多才回家開始寫,腦子有點亂,今天起來又稍微修了修文,抱歉嗷。
另外,小安培的生日在文中提前了十年,好讓他湊上這一波熱鬧(bushi)。
有些小可愛問上一章那些火球是什么,我只能說……人類其實一直想知道那是什么,但到現在也沒人研究明白or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