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手下的這些士兵,幾乎全部都是第三等級的平民。
按照一直以來的律法,他們是沒有資格晉升為指揮官的,最令人尊崇的軍官是貴族的特權。
可這些上過戰場殺過人的年輕小伙子們,誰不渴望成為一個所有人敬仰的領導者呢?
“而且,女王做出了保證——她的軍隊,將會優先得到軍餉發放,絕不會拖欠。”
拿破侖的嘴角咧開一個陰沉的笑容,“那么我們也想問問您,薩科中將。”
“您現在,打算為誰而戰呢?”
一小時之后,小個子的嘩變發起者掀開門簾走了出來,走進另一邊的等候室。
他在寒風中拍了拍手,把手套上的血腥氣拍掉。
“請告訴陛下,坎德拉兵營屬于她了。”
“接下來,我們會去找到其他的兵營,”他微笑起來,“告訴他們——他們有兩個選擇。”
……
安塔妮亞終于等到了軍隊的消息,于是不再猶豫,立刻發出了三級會議的通知。
作為法國大革命的親歷者——而且是被碾碎的那一方,她對充分調動起來的巴黎人民的力量從未懷疑。但她并不能確定現在的巴黎人民到底已經走到了哪一步,無論如何,一切能夠爭取利用的的力量,都要抓在手里。
由于常年的強制征兵和欠發軍餉,加上在中世紀時曾被浪漫化的戰爭越來越顯露出真實而殘酷的一面,軍隊之中已經不再是當初貴族占大多數的局面了,而是聚集著大量沒有土地、沒有家產,幾乎沒有別的謀生途徑的年輕人——但由于軍官對出身的限制,他們卻沒有任何向上爬的希望。
當年,從一開始,軍隊里就有相當一部分士兵對大革命持觀望態度。
到后來,軍隊完完全全地放棄了國王,化整為零成為了國民自衛軍的成員。
此刻,杜伊勒里宮正在為召開三級會議做準備。
所謂三級會議,是起源自法國中世紀的等級代表會議。第一等級是教士,第二等級是貴族,第三等級則是平民。三級會議大致體現了整個法國國民社會——因此,在四百多年前,腓力四世為了與教廷對抗而第一次召開會議,通過“代表整個法國社會”的投票來捍衛自己與神權針鋒相對的權力。
在那之后,三級會議還召開過21次,每次都是在國家遇到財政或政治上的巨大問題,或是巨大爭執難以決定時召開,用于詢問民眾的看法來通過重大決定。
隨著王權的不斷加強,上一次召開會議已經是一百七十年前的事了。
而在上一世,再次召開三級會議幾乎是直接引爆了大革命。
在這個一切都陷入混亂的時刻,沒有什么比三級會議更適合用來凝聚民意——以及聚焦敵人。
路易十七已經從凡爾賽宮發出聲明,痛斥這“是一場虛偽的作秀,沒有任何法律效力”,也有不少居住在凡爾賽的貴族聲明自己絕對不會參加這場三級會議。
但這并不要緊。巴黎發展的規模早已遠遠超出了凡爾賽的掌控范圍,這里的人們已經足夠組成一場會議——第三等級的人們還恨不得第一、第二等級能有更多的位置空缺,正在呼吁根據人口比例來設置會議席位。
那將會使他們擁有壓倒性多數的票數。
最近這段時間,巴黎好不熱鬧。
雖然西南角已經被國王調來的軍隊進攻過好幾次,但人們很快就發現,軍隊似乎并沒有發起太過猛烈的攻勢。有了城墻的保護,目前的攻勢并不能對他們造成什么影響——更何況,有很多士兵原本就是巴黎的人。
時常有士兵試圖趁著夜色偷偷溜進城里,不想再留在軍營之中——畢竟,城里和城外就像兩個世界,一個有錢,一個沒錢。
巴黎太大,國王調來的軍隊還需要從各地趕來,現在根本無法包圍整座城市,更無法切斷這里與東北方向的貿易往來。
于是,一部分巴黎人涌向西南邊的城墻守衛這里,而更多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走上街頭。
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發現,自己似乎擁有了能夠決定到底誰能成為法國統治者的權利。
“法律是上帝的旨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父穿著紅袍說道,“法律早就規定了法國的繼承制度。不要忘記,破壞神圣的傳統,神會降下懲罰……”